……
…………
事后,有弟子問子儒:“老子如何?”
子儒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
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
子儒問道道祖之后,心有所感,遂閉關數載,作《春秋》一書,書成之后,子儒曾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春秋》一出,孔子自儒家一脈之外,令辟史家一脈。
青史昭昭,歷筆如刀!
子儒以春秋刻刀作史書,立史家,將那茫茫古史載于史冊,留于后人。
正是因為《春秋》一書,這諸國混戰的時代,被后人稱之為春秋時代。
而在寫出《春秋》之后不久,子儒便過世了。
沒錯,子儒死了!
是真的死了,身合天地,真靈融合回歸天地,成為了天地的一部分。
那一日,三界震動!
唯有子儒最后之言,響徹天地:“吾輩修士,朝聞道、夕死可矣!”
語落,子儒隕落。
只是,子儒人雖隕落,但其一身正氣不滅,匯入天冥之中,化作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河,橫跨在天地之間,無邊無際。
這條長河,為子儒死后所化,匯聚了天地間所有的浩然正氣,為此,這條浩然正氣之河,也是儒家力量的源泉。
而子儒死后,其精神不朽,與天地規則融合一體,化為至高無上的權柄之力,至大至剛,鎮壓一切。
凡儒家子弟,但凡心懷正氣者,皆可感知到浩然正氣,并可納儒家權柄于一身,號令天地規則。
也就是說,子儒雖死,但祂的死卻是成就了儒道。
自子儒死后,儒家便是儒道,不再是一門學說,而是一門真正的無上大道,具有超乎想象之能為。
但凡儒家修為,境界越高,實力越強,浩然正氣一出,同境界之中,幾乎無可匹敵者。
儒家神通,言出法隨,天地莫不從之,堪稱無解。
便是號稱戰力最強的神魔一脈的修士,正面決戰,也不敢輕言勝過儒道子弟。
而且,儒道修煉,進境更是快速無比,也不用煉化先天之氣入體,只需讀書明理,立命立心,就可提升境界,獲得強大的力量。
儒道天驕,甲子之歲,便可成就大儒的境界,一身實力,足以堪比大羅道尊。一甲子不過六十年,區區六十年,就能抗衡大羅道尊,這是何其不可思議之事。
可偏偏,在儒道之中,就真的發生了。這是因為,儒道的力量,皆是來自于子儒。
子儒雖死,但一身力量未滅,與天地正道融為一體,化作浩然長河,其力量足以比肩圣人。
儒道體系,就是依托于子儒的力量而生。境界越高,能從子儒身上借來的力量也就越多。在子儒比肩圣人的力量面前,大神通者都不是對手,就更別說先天道尊了。
不過,儒道雖好,可修煉儒道不是沒有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