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教了一個徒弟,挺有歌唱天賦的,音色很好,音域也挺廣的。她現在要在流行樂壇發展,沒有好的原創歌曲,你們誰有適合年輕女孩子唱的作品的,拿出來讓我看看,能不能讓她唱。”
這個群里面的都是他的學生,而且都是在行業內有了一定成就的學生。
在這一段話里,他對曲婉兒的定位不是學生而是徒弟,這就是向學生們表達對曲婉兒的看重。
徒弟,那比學生更進一步了。
丟下這一段話之后,他又開始了對曲婉兒的教學,認真的聽著她唱歌,找出里面的不足之處。
他的這一段話在群里面起到了很大的反響。
那些學生都不知道他們的老師退休之后還收了一個徒弟,而且還是一個年輕的女徒弟。
能夠用“徒弟”來稱呼,那個分量可見一斑。
有一些人在群里面起哄,要老師將小師妹給拉進群來。
有一些人則尋找自己這段時間創作的作品里面有沒有適合年輕女孩子唱的歌曲。
——讓他們現作,說實在的,也沒有那樣的能力。
除非靈感像潮水一般涌來,不然短時間內是很難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的。
在這一節課完成之后,音樂老師看了看自己的微信,已經收到了十幾條私聊,都是他的學生們發過來的音樂作品。
他看了一會兒,憑借著自己的專業素養淘汰了其中的一多半,留下了五首歌曲發給了曲婉兒:
“這幾首我看了看,還有點意思,不過我對現在的流行音樂不是太懂,也不知道合不合潮流,你拿回去好好的看一看,有沒有適合你的。有的話你就拿去唱吧,版權那邊我跟你談。”
“謝謝老師!”曲婉兒再三的感謝。
就這么一看,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但是是這個老師推薦的,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怎么著也比她以前的那幾首原創歌曲要好。
在回去的路上,她就看著老師發過來的那幾首歌。
現在她已經能夠看得懂樂譜了,熟練不是那么熟練,但已經能夠跟著樂譜一句一句的哼唱出來。
在車上不大好大聲唱,只能是小聲的哼哼。
就這樣小聲的哼哼,也讓她有一種很暢快的感覺。
這幾首歌都有著比較強的旋律感,屬于那種可以出圈的歌曲。
不像那些粉圈專屬的歌曲,詞也就算了,曲子都不知道是什么鬼東西,像便秘了一樣,一點都不通暢。
這幾首歌,詞方面她沒有那個文學素養,不好評價,但至少曲子方面挺不錯的。
回到鵬城之后,就進了她的練功室,開始認真的對著樂譜唱這幾首歌,并且將這歌聲錄制起來,一邊聽一邊改進。
一句一句的唱,一句一句的改進。
——對樂譜不是那么熟悉的新人練歌,只能用這樣的笨方法。
用了半天的時間,終于對這幾首歌都有了一定的熟練度,能夠錄制出完整的歌曲。
然后,她給老師發了一條微信:
“我覺得這幾首都挺好的。”
老師:“那就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