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重回大明之還我河山!
“什么聲音?怎地如此聒噪?”
緊跟在龍輦后徒步而行的大學士嚴起恒一臉狐疑。
“不知道哇,不會是兩軍起了沖突吧?”首輔吳貞毓面有憂色的應道。
“不會,沒聽出來像是歌舞聲嗎?這幫小兔崽子,知道陛下駕臨也不懂得肅靜。”
瞿式耜是管軍事的,軍隊出了事他便脫不了干系,聞言趕緊安慰道。
龍輦中的永歷帝朱由榔聞聲也是驚疑不定,因而觸動了內心那根脆弱的神經,為大明君臣淪落至此而唏噓不已……
年終閱軍,是大明朝成例,國力最盛的時候,每年年終都要小閱一次,三年則大閱一次。
每次閱軍,都是一次十分盛大的活動,參閱人數也是往往有數萬之眾,最多一次明成祖朱棣甚至動用了十萬人馬參與閱軍,在外藩諸國的使臣面前狠狠的宣示了一下大明的強大實力。
朝廷甚至因此而專門制有色彩鮮艷的禮儀鎧甲,不僅從事儀衛活動的侍衛官要戴鳳翅盔、鎖子甲,受閱將軍則要身著紅盔青甲,甚至開道禁衛的錦衣衛都腰懸金牌,手執金瓜、長戟、紅纓槍等兵器,極為威嚴。
受閱隊伍更是軍容整齊、步調如一,身穿外綴鐵甲泡的綿甲鮮艷亮麗,各種兵器明亮而鋒利……
可惜……
時至今日,不僅受閱隊伍只有寥寥數千,而且還都是諸侯軍鎮的半私人性質的軍隊,堂堂一國之君,實際上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里。
心念及此,朱由榔幽幽一嘆,眸色幽暗……
……
終于沒有大臣上前勸駕,永歷只得壯著膽子在忐忑不安中繼續前行……
進入兵營,李元胤的開道禁軍迅速控制了從大門直至檢閱臺的通道,外圍才由何守信的警衛排遠遠對外警戒。
靠檢閱臺東側營房前面放著數排木凳,百多名得到邀請前來觀禮的周邊州縣地方官員以及士族縉紳代表已經事先坐定。
永歷帶著朝臣登上高臺坐定后,肅立于隊列前方的林嘯和鄭國分別上臺迎駕施禮,永歷溫言嘉勉一番后,閱軍正式開始。
但凡皇帝閱軍,參閱各軍都會把這個活動當作和平時期的實戰演習,定要使盡渾身解數把最好的一面在皇帝面前展示出來,暗暗較勁把對手比下去。
因為最后所有參閱部隊都會得到皇帝的賞賜,而賞賜的數目是要分等的,得到最高賞賜的自然就是冠軍,沒有得到冠軍的將領就會覺得臉上無光。
現在,參閱部隊一共才兩支,閱軍儀式也是因陋就簡十分簡單,首先第一項是各軍列隊通過檢閱臺接受檢閱,主要檢閱軍姿;第二項是戰術操演;第三項是火力展示。
“皇上有諭,大明永歷四年年終冬狩閱軍……開鑼!令左軍、右軍相繼演兵,揚我軍威!”
隨著閱軍儀衛官李元胤的一聲號令,三名錦衣衛擂響高臺上的戰鼓,閱軍儀式開始,第一項:軍姿!
鄭國的隊伍率先列隊通過檢閱臺,說實話士兵們的表現中規中矩,鎧甲兵器雖然不是新的卻整齊明亮,遠遠望去隊伍中旌旗林立聲勢浩大。
當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向檢閱臺一路小跑遠遠過來時,高臺之上死一般的寂靜,陪站于高臺一側的鄭國得意的側頭瞟了瞟另一側的林嘯。
在鄭國看來,林嘯才那么一點人,和他比隊列比聲勢完全是不自量力。
可是,另一側的林嘯竟然一臉鄙夷。
他鄙夷的是,這支流寇改編的隊伍一看就知道沒有經過正規軍那種嚴苛的軍容軍姿訓練,由此可見這位鄭國確實是標準的土包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