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身后的追兵卻偏偏越來越近了,很快,就連他們的相互招呼聲都清晰可聞了。
眾人慌不擇路,沒頭蒼蠅一般繞著亂石竄來竄去,四處找路。
可是,除了絕壁和懸崖,哪里還有路!
前無出路,身后追兵的槍卻響了,子彈“嗖嗖”飛來,擊中亂石后火星四濺,叮當作響。
趙國祚方寸大亂,情急之下,慌忙竄進一處亂石堆,縮身鉆到了一道石縫后面……
……
一路尋跡追蹤而來的,是王棟親自率領的少年營第一排。
接受了封山任務后,何守信二話不說,立即帶著部隊一路急行軍,匆匆趕赴府城東北的金雞山、屏山一帶。
行軍途中,他將少年營和警衛連的各連、排長叫了過來,命令少年營分散行動,以排為單位分別據守各條進山通道,堅決阻擊潰散而出的韃子。
而他的警衛連,則以班為單位加強給少年營的各排,以強大的火力支持小戰士們作戰。
而緊緊跟隨著的那千余鄭軍,卻被他派赴離城更遠的北嶺頭、筆架山一線,拉起第二道包圍網。
何守信知道,一旦南門被砸開,必定會有大批韃子從另幾座城門四潰而出,而北邊的福寧州是韃子唯一的生路。
無論從何處逃出來的韃子,最終必定要翻過這片大山,至少逃至羅源、寧德一帶的海邊后,才有機會找到海船北逃浙江。
至于別的方向,逃過去也沒用,東邊的連江和定海所已在鄭軍艦隊手中,逃往那里等同于自投羅網。
而西北方向更是死路,別說閩清縣城已在王興手中,更遠的仙霞嶺也失守已久,浙閩兩地早已無路可通,妄圖從陸路逃回浙江已全無可能,最多在深山中落草為寇,茍延殘喘而已。
但是,這一帶山高林密,地形極為復雜,大股韃子逃跑的進山道路也就那么幾條,至于眾多的隱秘小道,來再多的人也堵不死。
是以,與其讓這撥明軍跟著他們在山中亂闖,還不如讓他們在身后守株待兔,專門捕捉小股漏網之魚。
兵貴神速,王棟接令后,讓文標瑞帶著營部斷后,自己親率第一排,在警衛連老兵的帶領下,一馬當先,直接奔赴北門外的金雞山。
不料,出乎王棟意料的是,他們一路疾奔,剛剛趕至目的地,喘息未定之下,還未來得及構筑陣地,就遭遇了疾馳而來的第一撥韃子潰兵——趙國祚和他的親兵們……
狹路相逢,一番激戰!
在幾十支步槍的彈雨打擊下,趙國祚的一百余騎兵潰不成軍,當即被擊斃擊傷了幾十人,余下的嚇得肝膽俱裂,紛紛滾下馬背鉆入了路旁,依靠林子的掩護奪路而逃……
倉促之下出師不利,第一仗便讓韃子跑了大半,小王棟很不甘心。
他一咬牙一跺腳,留下一半人繼續構筑陣地,親自帶著二十多人一路追了下來。
別看這個王棟年齡不大,但他自小便隨父進山打獵,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中尋跡追蹤的經驗卻相當豐富。
一路上,他帶著戰士們追追停停,沿著韃子的痕跡一路追來,雖然速度不快,但從未被那伙韃子甩掉。
終于追至近前,前面是數道絕壁,王棟當即目泛異彩——天助我也!
隨即,少年營戰士們便遠遠望見了前面正四處亂竄的韃子,一陣亂槍之下,當即擊倒了幾個。
見更多的韃子躲進了亂石堆里面,王棟也不愿意再浪費子彈,一番手勢,親自帶了六七個戰士,挺著刺刀向前圍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