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的反而是,如何掌控好力度,把握好距離。
總不能把逃跑變成跳樓,僥幸沒摔死,也容易變成其他生物的美餐。
由于顧慮這些,郗琳找了個小樹洞作為練習跳躍的場所。
練過之后,郗琳發現果然很容易。
這或許也與她時常以跳躍作為練腿方式有關,也或許與她專門練過后跳技巧有關。
總之,沒花幾分鐘,郗琳就掌握好了跳躍的力道,能讓自己大體精準的落在預定的地點。
因為是在樹洞里,郗琳順便還練習了一下倒掛的技巧。
由于昆蟲的肢體給力,這樣的技巧也很容易掌握。
只要克服源自人類心理的不安,倒掛也能如履平地。
另外,既然已經在樹洞里,郗琳也沒錯過練習飛行。
在原地振翅很容易,依照生物本能,郗琳很快就能做到。
可一旦想將其用于飛翔或是跳躍,郗琳就完全沒有頭緒了。
在樹洞里撞得七葷八素后,郗琳最終還是放棄了動用翅膀。
這種沒有人類感官觸類旁通的行為,就如同小兒學走路一般,不是幾個小時就能掌握的,不必繼續浪費時間了。
郗琳如今自詡功力圓滿,覺得是時候主動出擊,狩獵其他昆蟲了!
……
一跳跳出不近的距離。
郗琳本就是大膽的性格,微微適應后,就大起膽子,嘗試起了越來越遠的跳躍。
當然,郗琳也沒忘了觀察環境,免得跳進哪只善于偽裝的昆蟲攻擊范圍內。
又是一跳,郗琳落在不遠處的另一根樹枝上。
這根樹枝的末端,剛剛停了一只飛蛾。
這只飛蛾雖然身居樹皮一樣的保護色,但郗琳看著它停上去。
重點觀察下,很容易就能發現它。
來到同一根樹枝后,郗琳沒有直接正面接近飛蛾。
郗琳繞到樹干的另一邊,從柱形樹干與飛蛾相對的一面接近它。
以樹干上的枝干為參照,郗琳來到與飛蛾接近相對的地方。
若樹干是透明的,郗琳或許都能與飛蛾隔著樹干對望了。
抵達目標地點后,郗琳稍稍回憶,確認飛蛾是頭朝上停在樹干上。
于是郗琳向樹干下移動,以倒掛的方式接近飛蛾,不出意外,看到了飛蛾的下腹。
調整了一下位置,郗琳將自己調整到后腿適宜攻擊的角度。
然后蓄力,猛踹。
一腳踢出后,以戳腳技巧踢出的后腿,就直接戳進了飛蛾相對柔軟的腹部。
反應過來的飛蛾,開始劇烈的撲騰、掙扎。
完全不管戳進它腹部的,充滿倒刺的后腿,會對它的內臟造成什么影響。
郗琳對自己腿上的倒刺很自信,不認為飛蛾能掙扎開來。
不過為了避免因飛蛾的掙扎,被拖著從樹上掉下去。
郗琳先拖著飛蛾爬到了樹干的正面。
接著,郗琳沒有再任由飛蛾掙扎。
她甩起后腿,就將飛蛾不停往樹上砸。
“噗噗”記下,飛蛾就徹底暈乎,掙扎也隨之變得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