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代價請煉金系的精神念師來專門制定基因調制方案,并親自用精神力輔助基因強化的進行,成功率自然極高。
而以基因調制師研制出的通用強化方案,并去醫院用高科技設備來流水線強化,成功率自然高不起來。
不過,若是待強化者身體素質強大,自身基因又與調制方案里的核心基因契合度高,還修煉了相應的擬生法,成功率就會大上很多。
但,即使強化成功也只是半步基因武士。
由于不同實力的基因武士,除了身體素質會有差別之外,沒有明顯的不同之處。
所以星際聯邦按照不同的身體素質等級,對基因武士進行了等級區分。
比如最低等的一級力量系基因武士,需要拳力達到1000公斤。
而一級速度系基因武士,則需要將百米沖刺的耗時,縮短到十秒以下。
這些都是未經過基因強化的人,無法達成的條件。
因此,像穆笙這種遺傳了巢蟲基因改造,身體素質卻連普通人都不如的人,自然成不了官方認可的基因武士
即使身具外星生物基因的穆笙,已經有能力操控殖裝,也只能成為殖裝操控者,而不是基因武士。
過去,穆笙沒就是機會接觸殖裝,也從沒報自己能成為殖裝操控者的奢望,才想著成為基因調制師這個普通人也能就職的職業。
此外,至于為什么只有接受過基因強化的人才能操控殖裝……
實際上,并非是接受過基因強化的人才能擦空殖裝,而是精神力達到一定標準的人,才能操控殖裝。
只不過,普通人里,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這個標準。
而經過基因強化后,精神力也會同身體素質一起獲得強化。
這時候,強化成功的人里,至少有一半會夠上這個資格。
但終究只是資格,能不能自如操控殖裝,終究還要看操控系的天賦。
至于有沒有人,尚未經過基因強化,就能操控殖裝。
有自然是有的。
這樣的人,就算不能自己覺醒精神力。
在成功進行精神力傾向的基因強化之后,也必然能成為精神念師,還必然是操控系特性強的精神念師。
這是墨鑰在精神念師教科書上得知的。
言歸正傳,郗琳想要成為基因武士,首要條件還是先提升自己的基因強化成功率。
那么接下來的重點是,如何提升。
首先是影響成功率的第一個變量——身體素質。
以穆笙他們現有的條件,類似藥物或是營養品之類,用以提升身體素質的“奢侈品”,自然是負擔不起的。
因為這類東西不長期使用,毫無效果。
所以郗琳如今,還是只能像過去一樣,以普通的鍛體法開發自身潛力,提升身體素質。
其次,則是第二個變量——相應的擬生法。
擬生法就是模擬外星生物攻擊方式的法門,類似形意拳。
這樣的法門,起初是用來讓沒有殖裝的準殖裝操控者,鍛煉殖裝操控熟練度的。
只不過,有腦洞大開的研究者發現,修煉了擬生法的人,進行相應物種的基因強化,成功率會提高。
舉個例子,修煉了螳螂拳的人,進行螳螂目(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目)外星生物的基因強化時,成功率會提高。
原因暫時未知,但實驗結果如此。
有人猜測,這或許與人類心理有關,將自己當成了螳螂,強化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以此為基礎,有人發現,在游戲石里提前操控相應的外星生物,也能提升基因強化成功率。
游戲石和游戲倉,自然也不是穆笙和郗琳負擔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