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穆笙雖然專注于修煉,但也沒有減少郗琳體驗幻夢境的時間。
畢竟兩者可以同步進行,在沒有凝聚行星之前,穆笙還需要將靈魂通道打開,泄去多余的精神力,才能持續修煉冥想法。
幻夢境制造完成,郗琳再次開始巢蟲的操控。
十多天下來,郗琳對巢蟲的操控已經有了心得,好歹能操控蟲巢的蜈蚣腿行走,不至于自己絆自己。
這也多虧穆笙為郗琳提供了輔助,讓郗琳能像特招考核時一樣,快速適應巢蟲的本能。
穆笙在邊上看了一會兒郗琳操控殖裝后,就將自己轉移到行星內的幻夢境里。
他進入蟲巢內部,連上蟲巢的本能,感知基因合成器官是否有所收獲。
由于基因合成器官的合成完全隨機,會什么時候“出貨”,也完全隨機。
可能是現在,可能是明天,甚至可能是數年后。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越簡單的基因合成,成功率自然越高,也自然會更快成功,而越難的,自然會越慢越晚。
穆笙不知道郗琳和自己基因的合成是難是易,但他覺得自己該抱有希望每天進來看看。
理所當然,這次沒有收獲。
穆笙也不失望,他決定看一場流星雨放松心情。
運轉冥想法,讓精神力旋渦高速運轉。
很快,精神力旋渦的轉速就達到了峰值,或者說,達到了當前靈魂強度下的峰值。
靈魂強度是影響精神力旋渦轉速上限的變量之一。
不同的靈魂強度,就像是電風扇的不同檔次一樣。
靈魂強度不夠,精神力旋渦的轉速就會被限制住。
而第二個影響旋渦轉速的變量,就是行星與小行星的質量了。
之前,穆笙制造的是行星,這次,他要看的流星雨,則與小行星有關。
而行星與小行星的區別,還與它們的成因有關。
在小宇宙中,行星來自恒星。
穆笙制造行星時,需要從恒星的外層刮下一層作為原料。
所以行星的制造不是無限制的,還需要把握其中的平衡,至少不能讓恒星外殼太過脆弱。
但恒星外殼太強也沒有。
靈魂通道也是有承載極限的。
若是恒星內的精神力濃度太高,帶來的壓力太大,靈魂通道也會堅持不住,被沖開,一泄如注。
因此,恒星的強度只需與靈魂通道的強度持平即可。
多余的恒星質量,則最好拿去制造行星。
行星越多,總質量越大,掛機修煉的收益就越高,整個星系內部的平均精神力濃度也會因此提升,相當于增強了自己的強化系特性,各方面益處都不小。
接著是小行星。
當精神力旋渦的轉速和其中的精神力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力漩渦中就會自動凝聚一些星塵。
這是一種現象,類似于恒星的自動凝聚。
這些星塵被凝聚出來之后,一部分會吸附在恒星和行星上,逐漸化塵為石,為兩者的提升添磚加瓦。
而剩余的星塵,會繼續彌漫在精神力旋渦中,相互之間碰撞吸附,然后形成小行星。
小行星的體積非常小,與行星之間的大小差別,就如同行星與恒星的差別一樣。
此外,這些小行星在精神力旋渦轉速穩定的時候,還會在星系內形成一條小行星帶。
穆笙現在,就是要對這小行星帶下手。
……
晚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