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天魔意志受限于沒有感情,這種提升終究是有限的。
但墨鑰卻又不能給天魔意志感情。
否則,誰是主體誰是輔體,就不一定是由墨鑰來決定了。
墨鑰沒在自己的事上多花心思。
繼續看郗琳玩了一會兒游戲之后,墨鑰就被穆笙那里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
這時候的穆笙,正要制造流星雨。
這么多天下來,星系已經靠精神力旋渦的自行運轉,積攢了許多小行星。
看數量,已經足夠來一場盛大的流星雨了。
所以穆笙決定快些把它們“吸收”掉。
畢竟,從冥想法的角度去看,這些積累的小行星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它們以流星雨的方式落到恒星和行星上后,不僅會增加兩者的質量,還是對兩者的“鍛造”。
以恒星為例。
恒星外殼外側,由星塵堆積而形成的新外殼,從硬度上自然無法與內側,經受高濃度精神力長期浸染的外殼相比。
而小行星落到恒星上后,造成的沖擊力就是對外層浮土的一重捶打。
這可不僅僅是化泥為石這么簡單,簡直如同化碳為金剛石。
每一個隕石坑的形成,都是對恒星的一次壓縮鍛造。
……
小宇宙內。
正在冥想的穆笙,做出吸收這些小行星的決定后,先緩慢降低精神力旋渦的轉速,防止小行星被甩飛。
直到星系的公轉速度脫離精神力旋渦的影響后,穆笙再驟然重啟精神力旋渦,使精神力旋渦轉速迅速達到頂峰。
在精神力旋渦的帶動下,星系的公轉開始失衡。
不止小行星在向心力的拉扯下,脫離小行星帶被恒星吸引,就連行星在那一瞬也被拉扯,向恒星靠近了一些。
不過,隨著星系的公轉速度逐漸趨于穩定,行星的公轉軌跡反而逐漸遠離恒星,與小行星截然相反。
這是離心力與向心力逐漸平衡導致的。
而小行星質量太小,離心力有上限。
所以自脫離小行星帶后,小行星的公轉軌跡就徹底崩塌,只能不斷被恒星吸引。
靠的越近,恒星對小行星的吸引力就越大。
最終,小行星各個如雨點般落在恒星上,砸出一個個隕石坑。
而小行星多了之后,制造的流星雨也確實更壯麗。
不止穆笙將這一幕記錄為幻夢境,就連墨鑰也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將這一幕記錄下來。
雖然墨鑰隨手就能在心魔空間內,制造比這場流星雨更盛大的場景。
但……自然誕生的景象,才更具收藏意義。
一波清空小行星后,穆笙沒繼續運轉冥想法,而是準備去制造,送給郗琳的流星雨幻夢境。
見到穆笙收完小行星就走,墨鑰突然想起一件事。
墨鑰曾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懶惰的人成為二階精神念師之后,就不再主動修煉冥想法了。
他們就讓星系自行運轉,每隔一段時間進入小宇宙收一次掛機收益——小行星。
收完之后,就離開小宇宙。
穆笙這時候的操作,簡直與那些人不謀而合。
不過,相比起那些人的懶惰與沒耐心,穆笙的初衷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