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第一顆行星時,不一定需要一心二用。
因為精神力旋渦并不需要時刻維持。
當然,能一心二用更穩妥,尋常精神念師大多需要如此。
但制造第二顆行星時,卻不僅需要維持精神力旋渦運轉,防止第一行星脫離軌跡。
還需要分出心思維持第一行星自轉,削減精神力旋渦波動帶來的影響。
加上對新行星的操控,一下子就把一心多用的需求,提升到了一心三用。
因此,非操控系精神念師很少會繼續凝聚行星。
反正只要形成了星系,不管行星多少,都滿足了突破到三階的要求。
總之,這就是《思維活化》成為必修課的原因。
除非不想將冥想法突破到二階,否則都需要學習,并至少修成一心二用。
……
一切順利,第二行星成功被納入公轉,整個星系也很快穩定下來。
不過可以預料,這兩顆行星,將會是穆笙最后兩顆行星。
畢竟從行星的凝聚方式里可以看出。
在凝聚行星之前,不收取小行星,大部分小行星必然都會脫離公轉軌跡并泯滅。
所以承載全息游戲之后,穆笙不止無法收取小行星,還不能繼續制造行星。
然而有利有弊。
不再收取小行星,代表穆笙同樣可以將足夠大的小行星當做技能欄來使用。
顯然,其他精神念師無法這么做。
他們不讓小行星存留太久,就不能讓小行星達到當技能欄的最低標準。
即使是達到了,也只是臨時的,無法存重要技能,像是幻夢印記基站這樣的永久型工具,
小行星的制造結束,穆笙一刻不停,繼續進行幻夢印記中,對行星的改造。
看著穆笙毫無緊張感的高效率行事,墨鑰仿佛看到了天魔意志。
想來穆笙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有些天道化。
同時,可以想象,穆笙進入這天道化狀態的時間越久,所受的影響也必然越高。
不過不管穆笙怎么變化,成為心魔傀儡后都會恢復,墨鑰并不為他感到擔心。
……
幻夢印記中,行星的改造沒有行星的制造那么高風險,無需擔心一次失敗就損失慘重。
所以穆笙沒在意行星與小行星可能存在的不同之處,直接按照之前試驗出的手法改造行星。
時間流逝,一個多小時過去,改造才成功。
這與行星體積龐大有關,許多水磨工夫的過程,所需的時間都按體積成倍增加。
完成改造后,穆笙沒急著將最后一步完成。
信息的融入并不緊急,隨時都可以。
不僅如此,即使已經融入的信息,也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也就是說,只要基站搭建完成,穆笙一天換一個幻夢印記的樣式都沒問題。
只不過這么做沒什么意義。
畢竟幻夢印記被人得到后,可不是立馬就能拉人入幻夢境的。
還需要知曉印記之人記住這印記,并對這印記感到熟悉。
這樣,這人才會才睡夢中下意識回想這印記,然后與基站建立聯系。
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
記性好,甚至過目不忘的人,可能當天睡覺時,就能與基站建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