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這里真的不同,只要你有本事,這里給你發揮的平臺。而且郭總大手筆,給的真狠啊!一個幫著郭泰來調校發動機的小伙子,分了百分之五,五百多萬美金啊,換成人民幣都已經三四千萬了。
就算是自己沒那么好的機會,但只要自己提出的項目,到時候可以分享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的收益,這是什么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那個研究生產工藝的胡工,真的能夠研究出一套國家空白的特種鋼生產工藝,怕不瞬間就能變成百萬富翁?這個年代的百萬富翁,那可不是后世一套房子就占了幾家人全部身家的百萬富翁啊!
似乎在郭泰來走后的一夜之間,米飛飛就發現,公司變得太好管了。之前有些動不動就這個不滿那個不滿的技術員,完全聽不到一句埋怨的話了,每個人都好像上足了發條一般,瘋狂的工作,推動整個公司良性的運轉起來。
更讓米飛飛驚訝的是,除了郭泰來安排的那些工作,這些新的研究人員竟然提交了一百多個新項目要求審核,不算軟件開發人員,人均一點五個,簡直讓人瘋狂。眾人短時間內爆發出的工作熱情,堪比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那個時候了。
不過,這個時候,郭泰來已經在水木大學精儀系的小會議室當中,和一群專家開始討論打造大平面的問題了。
王教授在參考了近幾年進口的一些數控加工中心,參考了郭泰來親手制作的那臺高精度車床的設計,并且融合了郭泰來提示的雞頭防抖動系統帶來的五軸啟發之后,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才重新從頭設計了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加工中心。
本來去年就能設計完成了,但在咨詢了郭泰來能夠加工的絕對平面的尺寸之后,王教授將加工中心的尺寸重新改過,再次完成了設計。
郭泰來本來以為,自己到了學校這邊,和王教授交流過之后,就可以尋找合適的地方,開始加工制作了。沒想到的是,來到了這邊之后,還是有人有不同的意見。
這個項目是國家投資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王教授主持設計的,而且設計方案很成功,這一點也毋庸置疑。但是在加工制造上,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設計方案本來就是兩套,一套是之前的一米五的尺寸,另一套是王教授通過劉老問過郭泰來能加工的大尺寸之后放大到的三米的尺寸。現在就是針對兩套方案,有兩種不同的分歧。
水木大學這邊,從系主任到王教授到劉老這邊,都是同意三米大尺寸的。他們對于郭泰來的手工加工精度完全信任,郭泰來說三米尺寸可以做到,那就一定可以做到,沒什么含糊的。
但是,另一批不是水木大學,而是國家某部委的技術管理人員卻不這么認為。郭泰來能做到只是郭泰來這么說而已,之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東西,只是口說,誰也無法證明,應該謹慎一點,先制作小尺寸的,然后積累經驗,再制作大尺寸。
這牽涉到國家的投資會不會因此而浪費,所以技術管理人員對此十分堅持。雙方就僵持在兩套方案怎么選擇上了。
“小郭,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們國家能在這個行業不受國外的封鎖,就不應該吹牛說大話。”技術管理人員很是語重心長的對與會的郭泰來規勸道:“浮夸風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