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
事先丁乙有詢問過,這些機器人為何要造成人形,武器也不是內置的,在他看來,如果要提戰斗力,仿生外形的機器人戰斗力不是應該更高一些嗎?
施耐德博士的解釋,則是說因為泛用性,這個時代的機器人,大多采用人形,就是因為這樣的外形,可以像人一樣,隨意使用各種工具,比模塊化設計還要方便一些,同樣型號的機器人,只需要輸入相關程序,就能讓它變成士兵、工人、農夫、醫生等待職業,而不用專門設計一條生產線來制造不同用處的機器人,在成本和制造速度上得到最大的便利。
當然,這也只是人形機器人的一點優勢,所有人都知道,人形機器人既然是強調泛用性,在專用性上自然就無突出之處,不管是防御能力還是火力,泛用性機器人都過于普通,所以依舊會有更加專業的相關型號機器人存在。
就打比方說戰斗機器人,比這些泛用人形機器人不論是火力還是防御力,就連機動能力都會更強許多,但除去戰斗能力,專用的戰斗機器人就連搬個箱子的能力都不一定有。
這也就是為何整個人類世界中,泛用能力最高的人形機器人數量最為龐大,使用率最高的原因。
而施耐德博士自然是有專用戰斗機器人充當保衛力量的,不過在空間站內,使用那種重火力機器人對整個空間站的破壞太過嚴重,所以通常情況下,她不會隨便使用那些戰斗力過剩的大塊頭充當隨行保鏢,而是將那些戰斗機器人留在自己的船上看守貴重物品。
見所有安保機器人都已經準備完畢,三人進入雖名為廣場,但在丁乙看來只能算是一條比較寬敞通道的艙室。
當最后一臺安保機器人踏入廣場之時,背后通道閘門突然合攏關閉,照明設備也接著暗淡下來,只剩余幾個亮度不足的應急燈還保持著一些光亮!昏暗的燈光下,幾個人影隨后從廣場上幾處濃密植被后沖了出來,向著他們撲去。
安保機器人第一時間便向那幾個人影開火射擊,密集的彈雨席卷向對方,但那幾道身影速度極快,以至于這些安保機器人的火控系統都無法第一時間鎖定到TA們,只能以彈雨覆蓋整個來襲的方向!
只是,那些身影外表時不時因為被彈丸擊中而濺起的火星子,表明安保機器人手上的武器似乎沒能起到太好效果?
之前丁乙也曾問過施耐德博士這個時代一些軍事上的問題,雖然因為時間關系沒問上多少,至少他已經知道,這個時代的單兵武器,主要還是動能武器,那些激光武器、等離子武器、粒子武器之類更加科幻的武器,大多因為能源供應以及約束場功率不夠的問題而無法小型化,導致目前最為普及的,包括軍方和民間都大量采用的依舊是動能武器。
只是不再是火藥推進式的舊式彈藥,而是電磁軌道加速類武器,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電磁炮、軌道炮、磁軌炮,這個時代習慣稱之為磁軌武器;又因為單兵類的槍械加速軌道因體積限制而不夠長,又導致單兵磁軌武器的彈丸初速并不太令人滿意,考慮到成本問題,設計師們不可能給一支步槍準備太好的能量供應源設備,所以最終,單兵武器大多還是采用火藥推進式發射彈丸,槍管電磁軌道二次加速的方式來提高初速,增加彈丸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