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上通知地面人員撤離,你們先等一會兒再進行掃描,給地面行動人員撤離留一些時間!”
“沒問題。”既然康斯坦丁中將同意撤走星球上的人員,喬伊也會給他這個時間,畢竟撤離建議是喬伊提出的,但康斯坦丁如果拒絕,那就等同于放棄了星球上的人員,之后喬伊也不會給他好臉色看。
縱然“海神號”是康斯坦丁中將指揮的星艦,但喬伊真想要給他難堪,也不是辦不到。
幾分鐘之內,“海神號”上就飛出上百架穿梭機和運輸船,向著安撒斯特星和太空研究站飛去,康斯坦丁中將不止是要撤走星球地面上的人員,沒有自行移動能力的空間站上的人員也需要撤離,他似乎已經做好了最壞結果的處理準備。
“所以說,噬星到底是什么東西?”在等待軍方撤走地面人員的時間中,丁乙小聲詢問著這個問題,其他科研專家們的助手可沒他這種膽子,敢直接向團隊主管詢問這種明顯就是大家打算保密的信息,他們想了解這類信息內容,要么等待官方將信息解密,要么就只能看自家主管什么時候心情好的時候,說漏那么幾句。
喬伊似乎并不在此列,她直接給丁乙的個人終端發去一份文件,一份保密等級比丁乙現在密級還高上三級的絕密文件。
文件內容不多,甚至可以說極為簡短,就算加上大多都只是猜測和少量觀察報告的附錄,兩、三頁A4紙就能寫完的模樣——
噬星,是一種能直接生活在真空狀態下的宇宙天體級生物,體型極其巨大,主要以中、小型星球為食,不畏絕大多數已知武器的傷害。
第一次被人類目擊到,是星歷831年3月,太陽系聯邦與光輝帝國于索爾星區內巴克沙星系準備展開一次大規模會戰前,于星系柯伊伯帶中出現。當時交戰雙方的遠程雷達在發現其出現時,還以為發生了一次極其罕見天文現象,一顆矮行星被巴克沙恒星引力俘獲,進入到該星系內,當時不少科研人員認為,如果不是雙方就要進行交戰,他們原本是可以好好觀察和研究這場罕見天文現象的。
盡管如此,雙方也只是各自向那個移動中的天體發射了多枚探測器后,便繼續交戰的準備工作。
但當那顆被認為是矮行星的天體進入人類探測器光學鏡頭后,交戰的雙方不得不暫停了戰爭的準備,只因那顆矮行星居然是一只堪稱天體級的巨型生物,而那只天體級的巨型生物在被人類發現后,徑直向著星系內一顆氣態巨行星飛去,速度也達到了秒速一百五十公里。
盡管這個速度對于人類來說不算太快,當時人類艦隊戰斗速度平均都保持在每秒400公里左右(戰斗速度不是極限速度,戰斗速度是指星艦在行進時能進行高速機動能力的速度,極限速度進行高速機動只能讓星艦自己瞬間折斷解體),如果要避開那頭天體級生物,雙方艦隊都有足夠的時間撤離星系。
但當時巴克沙星系乃是光輝帝國的領土,太陽系聯邦那一次作戰也是罕有的進行著反攻帝國的戰斗,因此出動戰略上的考慮,太陽系聯邦的艦隊不能撤出巴克沙星系,將側翼讓于帝國,帝國同樣也不可能退縮,將航路讓于聯邦,更何況星系中還有一顆帝國的重要工業殖民星,有著數億居民,帝國也不可能放棄星球和居民。
對此,太陽系聯邦的艦隊司令選擇艦隊后退一AU距離暫時觀望,而帝國方面則是艦隊收縮在巴克沙殖民星軌道,同樣準備觀望那頭天體級生物的下一步行動——畢竟天體級生物的目標一開始并非帝國殖民星,而是一顆氣態巨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