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路加速逃跑,自身距離失控崩潰的空間通道也還有一段距離的“海神號”,噬星可是剛剛沖進空間通道的同時,就直面了通道的崩潰,也直面了那無形的失控能量,就算它自身也帶有穩定量子場保護,且能量級別也可能超過“海神號”,但承受了最多能量沖擊以及空間波動的它,自然也不可能安然無事。
被無人機和幾個巡航艦戰斗大隊傳回來的畫面上,噬星是它打開的空間通道入口點處被“炸”回了原處,原本被那么多枚行星殺手連續轟炸都沒有脫落多少的厚重外殼,絕大部分已經消失,被厚重幾丁質外殼保護著的**,此時也是傷痕累累,丟失了大塊軀體,腹部十幾條的巨大節肢同樣也已經全部失去,大量灰色液體在真空中揮灑。
如果不是“海神號”上還能探測到噬星體內依舊存在有能量反應,只怕所有人在看過噬星此時的模樣后,都會認為它已經在這一擊之下死透了。
可既然還能探測到噬星體內存在有能量反應,就說明噬星還沒死——至少還留有一口氣在——而且看它此時的模樣,強大的自愈能力也像是在時空能量的沖擊下暫時消失了一般。
于是如何收尾,成為了“海神號”決策人員們爭論的焦點。
康斯坦丁中將希望馬上補刀,直接結果掉噬星,大家直接研究尸體;而科研人員方面,大部分研究人員都希望趁著這個機會,囚禁噬星,讓他們有一個可供研究的**樣本,這才能獲得更多與噬星相關的第一手研究資料。
對于這個想法,康斯坦丁中將斷然拒絕,按他的說法,先不說人類要用什么辦法來關押一頭堪比星球的巨大生物,并且這頭生物還有著強大自愈能力和戰斗能力,還能超空間跳躍,怎么看都不像是以人類現有的技術能困住的,別看噬星現在傷得很重,可誰知道它需要多少時間就能恢復?然后將看管它的人當成傷后營養給補充掉?
軍方可不愿冒這種險。
喬伊·施耐德博士并沒有參與這場爭論,她只是在指揮無人護航艦,搭載著一些無人工程機械準備在噬星身上“登陸”,然后采集一些研究用的樣本。
比起之后如何處置那頭已經癱瘓掉的噬星,她更想掌握關于噬星弱點的第一手資料。
噬星確實已經癱瘓不動,采集它身體其他部位樣本的進度很簡單,甚至自律型鉆探機還能在它身上鉆來鉆去不受打擾,那些噬星身體衍生生物就像是也被空間能量一洗而空一樣不再出現。
但喬伊最重視的,還是位于噬星腹部的那些寄生、感染物質,能夠讓噬星這種生物都束手無策,說明這種物質對于噬星的威脅性極大,說不定正是可以克制噬星的東西,因此本不是生物專業的喬伊,也對這些東西有了興趣。
那些寄生、感染物質現在數量也減少了大半,不知是被空間能量給泯滅了還是隨著噬星腹部軀體的丟失也跟著丟失,出現在無人機攝像頭前的那種神秘物質,只是占據噬星軀體面積小了,上面被它們感染后寄生的異形生物也全部沒了蹤影,但物質本身形成的“藤蔓”結構區依舊活力十足,甚至順著噬星被空間能量風暴切開的傷口,爬進了噬星體內生長。
“這可不得了啊。”丘維思也沒有參與進爭論,不是她不想,她倒是想支持活捉噬星進行研究,只不過此時她的身份是嫌疑人,沒有資格參與爭論不說,再得罪人只怕連對尸體的研究都不可能參與了,所以她干脆協助喬伊采集樣本的工作。
在近距離看到那些“藤蔓”模樣的感染寄生物質后,就連丘維思也驚嘆了起來。
那些物質就像是有思維能力一樣,不斷在噬星軀體上快速蔓延,每找到一處傷口,就會像植物生根一樣分出一脈扎根下去,吸取著噬星身體營養來增殖自己,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在噬星身上擴張感染區域的面積,從噬星被炸彈從空間通道中“炸”出去到無人護航艦運送自律工程機械“登陸”噬星身體進行樣本采集的這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噬星腹部那一片因為空間風暴而失去大半面積的感染區域就恢復了之前的規模,甚至還向噬星體內擴展了更多區域,這也證明了如果不是噬星自己在之前一直與這些東西對抗,只怕它早就被完全感染寄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