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這個時代宇宙航行的常態,沒有超空間跳躍這種一次就能跳躍五百光年距離的能力,普通宇航飛船就只能以常規航行方式,通過聯系各個星系的星門,花上大量時間一個個挨著走過去,才能到達目的地,這還是人類在研發出自己的星門系統后,對整個疆域內星門進行了多次整合,減少了一些不必要通道路徑和縮短了星門間常規航行距離的關系,才能讓一艘位于中環世界的飛船,只花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飛到邊境星區,以前這需要半年以上的航行時間。
就算是這樣,一個多月的航行,依舊是枯燥且乏味的,不管在出發前準備了多少娛樂工具,都會在長時間蝸居在狹窄船艙中而失去興趣,因此在大部分航行時間中,冬眠艙也是飛船設施的標準配置之一,除了值班船員,大部分人都會在冬眠艙內度過漫長的航行時間。
“雷霆號”上的眾人也不例外,在飛船啟航后不久,大部分人就進入了冬眠艙,只有文靜和少數幾名船員值班,丁乙也在這幾人當中。
丁乙自然是不會開飛船的,就算喬伊給他的終端準備有指導程序也是如此,簡單的在星圖上制定航線,然后交由自動駕駛系統執行這樣的操作還行,考驗駕駛技術的那些需要精細操作的就不可能了,個人終端的性能畢竟有限,能夠提供的幫助并非無限,只能幫助丁乙更容易融入這個時代,而不是百科全書,否則這個時代的人們也不必去學習了,大家只要有指導程序就能控制一切,所有一切都去按照程序的指示去做,那么最終到底是人類在指揮機器,還是機器在指揮人類呢?
這個指導程序只是讓丁乙看起來不會與旁人相較顯得格格不入而已。
“你看起來很興奮呢?”看到丁乙在多功能艦橋里東張西望到處轉悠,舵手程亮覺得有趣,便笑了起來,“第一次上艦橋?”
“雖然坐過更大的軍艦,確實沒有進過艦橋。”丁乙回答道,“而且也沒有這條船上那么自由。”
“我們這兒不是軍隊,當然不會那么嚴格。”跟著走進艦橋的文靜說道,“現在請坐好,我們要啟航了,路途遙遠,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你不想睡覺,足夠你把這條船給轉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