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組這樣一支艦隊,花費了一些時間,這也是為何第二支聯邦的增援艦隊遲遲未到的原因。
但是現在,包括有一艘攻擊母艦,三艘無畏艦,十八艘戰列艦,一百零八艘各型巡航艦,近七百艘護航艦所組成的標準主力艦隊已經出發。
在超空間航行技術的幫助下,他們將在八個小時內直抵尤魯爾星系,對入侵該星系的異星文明展開最猛烈的反擊!
一支有著攻擊母艦的標準主力艦隊,足夠發動一場規模不小的星際戰爭,這是在聯邦還有光輝帝國這個野心勃勃的鄰居,還在邊境上與聯邦對峙時,所能抽調出的最大兵力,如果這支艦隊受到重創,想要再支援尤魯爾星系,就得等到核心星區或中環星區增派的機動打擊艦隊過來了。
這也證明了聯邦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已經提高到準備與異星文明進行全面戰爭的地步——盡管沒人希望打一場如此規模的星際戰爭,但做好準備工作比不做好,總不能戰爭已經進行一段時間后再來準備吧?長時間與最有攻擊性的光輝帝國對峙、交戰,再怎么綏靖的官員對戰爭都不可能陌生。
有這樣一支艦隊會在八個標準小時的時間內趕到,本是一個好消息,但為了防止異星文明在尤魯爾星系同樣有著龐大艦隊,“雷霆號”就被臨時征召,需要負責為軍方艦隊提前偵察整個星系。
這對地面上的特遣隊來說,沒有什么,他們又上不了太空,偵察不了整個星系,也不認識異星人文字、語言,就算收集了異星人的情報,也沒法短時間內從中找到關于異族人艦隊的信息。
最痛苦的只有“雷霆號”,如果按軍方的要求,他們就得在還被異星人星艦追殺的同時,還要對整個尤魯爾星系進行一次偵察,至少要對艦隊抵達點的周邊宇宙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偵察,以防止聯邦艦隊受到伏擊——這個任務因為是聯邦議會任務,“雷霆號”還不能拒絕,就算是施耐德博士也不能反對。
異星文明的星艦,具備相當高級的隱形匿蹤能力,就算“雷霆號”成功將四艘異族星艦找出來,也不代表它就能將一大片星域內的隱形匿蹤飛船都能找出來——如果異星人真有更多艦隊隱藏在尤魯爾星系某個地方的話。
“這個,我們可就幫不上忙了。”一旁的伯明翰少校聽到文靜的話后,搖頭說道,“如果你們能從我們帶回來的那些異族物品中找出有用的情報,那自然另當別論了。”
“你們帶回來的那個異星人俘虜呢?”文靜詢問道,“有辦法進行交流溝通嗎?”
“根本不行,那東西一直處于昏迷當中——當然是以人類的標準看來,它處于昏迷中,”丁乙回答道,“還不知道它是真的昏迷,還是已經死掉,反正像它那種像是硅基生物的模樣,我們的生物探測器反正是什么都掃不出來,連它到底是死是活都分析不出來,就只能先扔在一邊關著,等戰后交給更專業的科學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