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異族艦隊的伏擊,軍方對地面上的支援,只怕得等到他們對整個星系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排查后,或者整個支援艦隊主力全部抵達后,才會開始了。
但地面上的人類殖民者們不一定能等到那個時候,所以為了優先保住殖民地首府那近萬名殖民者,人手不足的特遣隊獲得了“雷霆號”的補給,不只是武器彈藥,還有更多數量的戰斗機器人和重型裝備。
此時,地面上的異族軍隊并沒有因為己方艦隊伏擊人類艦隊失敗而放棄進攻——也有可能它們并不知道己方艦隊行動失敗的消息,甚至可能它們都還不知道人類援軍已至——其他地區的戰斗,特遣隊并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也沒辦法同時支援那么多地方的戰斗,他們只能選擇避難人數最多的殖民地首府定居點進行支援。
“雷霆號”能夠提供給他們的作戰兵器數量不多,畢竟“雷霆號”自身也只是一艘才三百米長的輕型護航艦,除去艦上眾多武器,功能設備,不可能給他們留出太多存儲地面戰斗裝備的空間。
想要同時對全球所有人類定居點展開地面支援的,只可能是像“海神號”那種超級攻擊母艦的搭載量才辦得到。
殖民地地面太空港外的街道上,倒滿了胡狼人的尸體,期間偶爾還能看到幾具灰狼人的尸體夾雜其中,殖民地議長湯普森事先的安排在這個關鍵時刻起到作用,異族軍隊數次進攻這個有著厚厚高墻保護的太空港,都遭受了失敗,就連戰斗力強大的灰狼人,在面對人類大口徑機槍的密集掃射時,都出現了更多傷亡。
人類所有殖民地,除了那種從一開始就是聯邦政府官方組織的大規模殖民行動外,第一個完成建造的基礎設施,不是殖民者的居所,也不是工廠,而是地面太空港。
這些大多由殖民船拆解后組裝而成的太空港,自帶居所、倉庫、基礎工業設備、基礎農業設施,還能用飛船外殼建造一圈圍墻,保護初期脆弱的殖民地,然后殖民者們就將以太空港為中心,向外輻射擴大建設殖民地,到最后,第一座太空港就會慢慢消失,被其他地方更大更好的新太空港所取代,自身會被拆除,空出的地帶將由其他城市設施代替。
尤魯爾本應該也不例外。但湯普林議長在殖民者們穩住腳跟后,在太空中建造了一座功能性更強的太空站,但對這座人類踏足尤魯爾第一步的太空港也沒有拋棄,反而也是花了不少資金與資源,將原本由殖民船船殼組成的簡易圍墻更換成了更高更厚的合金護墻,這些護墻厚到能在上面走人,還能放置炮塔。
雖然因為之后資金上的問題,導致這里并沒有如計劃中一樣安裝上幾十座對空、對地,還能反軌道的多用途炮臺而只是安放了六座普通電磁炮臺了事,但當初修造護墻時預留的位置,如今正好可供殖民地民兵們使用,加上戰斗全面開始前就搬遷到港內的反軌道電磁炮,以及移動式發電機組,這才讓這座太空港勉強符合了湯普林議長的想法,成為一座要塞級避難所。
異族人的地面部隊就是在這座太空港上,撞得頭破血流。不知道是它們本來就沒有像遠程火炮、攻擊坦克這樣的攻堅武器的概念,還是說因為遠道而來沒有準備這樣的武器,總之,嚴重缺乏攻堅裝備的它們,面對殖民地太空港的厚墻和槍炮,也只能一次次以人海戰術沖擊護墻,企圖掩護那些精銳的灰狼人戰士從墻面攀爬上墻后,奪取太空港大門的控制權,好放它們的大軍沖進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