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外形奇特的星艦完成了一次超空間跳躍航行后,來到了這個無名星系,并以每秒十公里的速度緩速飛行著,飛行方向并沒有朝著神舟號隱藏的這個行星塵埃環而來,而是朝著別的方向飛去。
大家都很熟悉這種模式,這完全是星艦完成了一次超空間跳躍后進行超空間裝置例行冷卻、再充能間隙的正常操作模樣,神舟號在沒有獲得狼人的相關技術進行升級前,也是這么操作的,這并不是什么太過奇怪的事。
真正讓大家覺得驚訝的,是那艘星艦的模樣。
卡特族圓環形星艦,龐隆人正方體形星艦,已經讓人類覺得那外形過于奇特了,現在出現在這個星系里的那艘星艦,外形更加令人驚奇。
像是由多個大型集裝箱式貨柜拼接而成的船體,看上去與人類一種大型貨船有幾分相似,那種貨船本體就像是一根長桿子,駕駛區在船頭,動力區在船尾,平時需要運輸的貨物都裝在各式大型集裝箱式貨柜中,然后掛載到船體中間那“長桿子”上,可以多次重疊加掛,使得一艘貨船可以運載體積超過自己幾十上百倍的貨物,但這樣的貨船,速度很慢,沒有超空間跳躍的能力,只能走固定的星門路線,因此通常只是用于臨近星系間的運輸工作,除非運送像礦石之類不需要擔心貨物過期、損壞的貨物,很少會有跑長途運輸的。
但這艘同樣組裝方式,設計的像是塊魔方的星艦,卻在神舟號眼前完成了一次超空間跳躍,而且那些貨柜上顯眼的槍炮模塊也證明了這艘星艦不可能是民用船只,大部分民用船只都不會有超空間跳躍裝置,除了一些運量極為巨大,一次能運輸上億噸貨物的超大型貨船才會安裝超空間裝置,但那種貨船有著主力艦級別的體型,而眼前那艘星艦不過三公里長度,比神舟號都還要小,卻能加裝超空間裝置,說明對方在超空間裝置小型化上,有著自己獨特之處。
“我大概知道這里是哪兒了。”就在大家疑惑的時候,文靜卻先想到了什么似的叫了起來,受施耐德博士委托常常出外勤而走南闖北的她見識也不算少。
“你認識那種星艦?”丁乙驚訝的問道。
“那是奇亞聯盟的標準攻擊巡航艦,”文靜大聲回答道,“以前去奇亞聯盟的時候有見過,當時這種星艦剛剛完成軍方招標,號稱成本最低,制造速度最快,維護最為簡單快捷,所以才被奇亞聯盟軍方看中。”
“奇亞聯盟啊……”幾乎所有人都發出了意味深長的感嘆聲。
丁乙回想了一下關于第三個分離出聯邦的奇亞聯盟這個勢力,發現自己對這個勢力了解不是很多,這是因為這個勢力大部分情況下,都相當于是一個小透明,背景板,存在感并不強。
這是因為這個勢力當初在從太陽系聯邦獨立出去后,內部也未能獲得一次完整的整合,各方勢力誰都吞并不了誰,誰都無法將整個分裂出去的星區統一起來,最后不得不相互妥協,組成了一個所謂的聯盟,一個各方參與代表都有著自主武裝的多勢力聯盟。
這樣的政權下,聯盟早期甚至沒有一個統一的武裝,與企圖收復失地的聯邦軍交戰時,只能各方出兵,組成聯軍來對抗聯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