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現的超空間跳躍,比那艘磨蹭了半天才完成跳出的戰列艦,完成反應快太多了,后者就像是第一次進行超空間跳躍的新手一樣,前者則是有長期使用超空間跳躍豐富經驗的老手。
在這個時候,戰列艦開火了——運輸船隊與戰列艦之間只有幾千公里的距離,以戰列艦的主武器來說,主炮開火就能命中目標。
一發大口徑高密度彈丸瞬間命中一艘正在轉向,準備撤離的運輸船,炮彈直接從運輸船前方鉆入,又從運輸船尾部鉆出!
順著炮彈鉆出的洞口,火焰開始向外噴發!
不同于戰斗艦,運載著大量人員的這些運輸船,無法在戰斗開始時排出大部分艙室空氣,也無法提供足夠十萬新兵長時間使用的太空服——雖然這個時代,基本上人人都能買一件惡劣環境防護服,但這些能當成簡易太空服使用的服裝并不能長時間處于真空環境,它們內部存儲的氧氣通常只有標準的十五分鐘使用時間。
面對這樣一發將整艘運輸船前后貫穿的傷害,幸運沒有因此引起反應堆爆炸的運輸船,開始疏散人員,以及排除受損區域空氣,一些逃生艙隨即被發射了出去,但相比十萬乘員,運輸船上的逃生艙卻并不夠那么多人使用,想要救下船上眾多人員,最好的救援方式還是控制住運輸船損傷后,再將人員轉移到其他星艦上——被高速彈丸從頭貫穿到尾,沒有立刻爆炸已屬幸運,但艦體結構必然在這一擊下受損,如果不想運輸船在之后因此發生解體而導致傷亡增加,將人員撤離運輸船就是必然結果。
但現在,沒人能顧及到他們。
戰列艦又不是只有一門主炮,剛才也不是只發射了一枚炮彈,只是除去擊穿運輸船的那一枚炮彈外,其余炮彈都被從超空間跳出點里沖出的其他星艦擋了下來。
一艘長度超過十公里,體型巨大無比的星艦,如同城墻一般,橫擋在運輸船隊前方,將戰列艦發射的其余炮彈,全部以自己的身軀擋了下來!
如此巨大的身軀,整個人類世界,自然就只有那些攻擊母艦才有這樣的體型,而一艘攻擊母艦的出現,再次扭轉了現場各方間的戰斗對比。
令人有些掉眼鏡的是,戰列艦十多發電磁炮炮彈擊中了這艘攻擊母艦艦體,卻沒能在其表面制造出什么損傷來,這艘攻擊母艦表面裝甲與大家以前見過的都不相同,那是由一塊塊呈六邊形,本體顯淡金色的結晶板所組成的裝甲結構。
戰列艦發射的炮彈,轟擊在這些裝甲板上,只是濺起一陣陣能量波動驚動的光芒漣漪,卻并沒有真正穿透這些奇異裝甲,頂多令整艘攻擊母艦發生輕微晃動,卻并不能對攻擊母艦造成損傷——那可是達到了十分之一光速的彈速,再是什么舊型號戰列艦,因為人類的電磁炮科技目前已經處于瓶頸階段,不管是新型號還是舊型號,威力都一樣——能夠抵擋多發戰列艦主炮炮擊,這艘突然跳出來的攻擊母艦防御力,已經非常可怕了。
丁乙與鐘誠相視一眼,他們大致已經反應過來,戰列艦能擊穿攻擊母艦的主炮武器為何會失效了,在離開齊安星系前,他們就已經知道了一些正在研發中的技術設備,現在看來,這已經不只是研發中了,只怕已經處于實戰測試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