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伏擊者手上有一艘戰列艦的事,海軍雖然也很重視,但在不不清楚對方下落的前提下,有著備戰重任的海軍也不可能派出幾十、上百艘主力艦去滿銀河的搜捕對方,只能等巡邏隊發現其行蹤后——至少要找到一個躲藏的大致范圍——再派主力艦去對付對方。
“可問題是,那艘戰列艦,那些伏擊者是從哪兒弄到的呢?”快舟號機庫中,站在一旁,看著快舟號接收軍方移交過來的快舟號上穿梭機遇難人員遺體,鐘誠一臉嚴肅的同丁乙進行著討論,快舟號上似乎只有丁乙才能和他討論一些機密事情,艦長或議員好像保密級別都不夠,“戰列艦就算退役,也會在軍方艦籍管理局的監督下進行處理,不管是拆除武裝進博物館,還是完全拆除整艦,監督者除了管理局的負責官員要在場外,還會有軍方AI監督員在現場,所以不管怎么損傷,戰列艦這種體積龐大的主力艦,都不太可能進行私下交易的。”
“艦長說過了,那是五十多年前就退出一線的舊型號戰列艦,有部分甚至已經除役,進了博物館或拆船廠。”丁乙談到了自己的看法,“進博物館的,也許可以造一個沒用的船殼來替換船體,將原本拆除掉的設備再安裝回去,進了拆船廠的搞不好也能被調包,只要有事前準備就行,甚至更狠一點,軍方高層有人和伏擊者所屬勢力有勾結,直接將軍方戰艦移交給對方,大不了上報一個戰損就行了。宇宙這么大,不可能每次都能找到戰艦全部殘骸吧?”
“頭兩種可能性不高,不說就算是博物館里的展品,也會定期檢查,而且放進博物館的退役船,其實也只剩外殼了,想要重新武裝起來,還不如重新造新船。拆船廠里調包就更不太可能了,拆除舊船時,AI監督員甚至會待在船內,從內部監管整個拆除過程,如有調包,一眼就能發現。”聽到丁乙的猜測,鐘誠先是搖頭,向丁乙解釋這些猜測的錯誤之處,但說到最后一條,軍方高層有人為伏擊者提供了戰列艦這種想法時,鐘誠猶豫了起來,因為他知道,這種事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說發生的可能性最大。
誰都知道,太陽系聯邦內部,并不是鐵板一塊。太陽系聯邦的成立,本就是當初人類重新踏入星際時代時,地球上幾大勢力聯合組成的,這其中自然存在著諸多妥協與利益交換,也存在著大師無法調合的矛盾,只是被當初聯邦成立時民間出的狂熱思潮所掩蓋與壓制而已,但當邊境獨立浪潮出現后,這些本就沒有解決的問題,也再次挨個暴露了出來,只是這些矛盾與問題,被聯邦高層盡可能掩蓋起來,沒有讓大眾了解更多而已,但這樣,就導致聯邦內部因為各種利益糾葛,矛盾沖突,產生了眾多的利益集團與派系。
數量眾多的利益集團、各種派系的存在,自然就要為自己團體爭取更多利益和權勢,為此有些勢力甚至會不惜犧牲整個聯邦的利益來達成他們自己的目的,像是為了壟斷某個星區某些高價商品(通常特指無法以小型加工設備自行合成的東西)的銷售,他們可以讓海盜去襲擊整個星區運輸業,破壞別人的商品流通渠道,如果海盜無法達成目標,他們甚至會讓光輝帝國的艦隊侵入聯邦境內燒殺劫掠來破壞星區穩定,再讓他們支持的海軍艦隊擊退帝國來讓他們的人上位以掌握更多實權。
畢竟,就連喬伊·施耐德博士所代表的務實派系,也有著強烈的權利需求,他們同樣想擴大自己在聯邦內部的影響力和權勢,這就更別說其他野心更大的利益集團了。
現在誰給某個他們扶持的勢力一艘戰列艦來制造影響,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只怕邊境守軍也猜到了這種事可能存在,才急匆匆只將運輸船隊救走,主力艦重返回戰位,沒有去追擊那些伏擊者,他們也怕對方還存有什么后手拖住海軍主力艦,導致邊境防務出現漏洞被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