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丁乙反而懷疑了起來,他不認為自己值這個價。
“以前我們設計星艦,不管是戰列艦還是無畏艦,甚至是攻擊母艦,都會在性能質量與制造成本上取得某種平衡,既要保證星艦有較高的戰斗性能,也要保證能大量生產制造,畢竟聯邦那么大,很多地方需要大量星艦來維持秩序,再加上一直以來防御設計上無害化通過理論盛行,造成了人類戰艦火力強大卻防御脆弱的現象,所以我便嘗試著換一種思路,不計成本的制造一艘先進星艦,看看這種思路下設計出來的星艦戰斗力有多強。”
“所以說你給了我一艘實驗性武庫艦?”
“這也并非是完全的武庫艦,它的機庫雖然相比那些輔助航母更小,但還是能搭載十個中隊一百六十架的無人機,以及十架以上各型穿梭機,用來進行自身防空還是夠用了。”喬伊回答道,“當然了,這艘船的自動化水平相當的高,只需要百人就能操控全艦,極端情況下,一個人也能操控,甚至還能無人遙控指揮,不過那樣效率也是問題,所以我還是給你準備了足夠的船員,艦上也配備了足夠消耗的各類機器人。”
“自動化程度那么高,你就不怕遇上至高神國的那種電磁干擾癱瘓掉飛船嗎?”
“你看,在奧拉芬星的時候,至高神國也沒有癱瘓聯邦所有戰艦吧?被癱瘓的只有那些無人艦。雖說干擾原理目前還不明,不過無人艦癱瘓的原因還是被我們找到,就是因為我們在無人艦使用上的安全方案被敵人當成漏洞使用了。”
“安全方案被至高神國利用了?”丁乙驚訝道,喬伊一說,他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曾專門了解過這個時代無人兵器的動用方式,因為他對這方面很有興趣,畢竟框一下全部A上去的戰術確實很簡單方便,這自然也使得大家的戰術不是很多,戰場上主要還是比拼裝備性能以及數量,這種打法對于失去了超級士兵時期記憶的丁乙來說,當然會產生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這個時代的無人兵器,就AI智能水平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智慧型全自律兵器,這種水平的無人兵器,就是俗稱的聰慧型人工智能機器,人類對其下達指令后,執行任務中途不管出現任何特殊情況,它們都能自行做出判斷,然后自行處理,完全不需要人類再進行干涉,這類機器數量占比極少,戰斗火花這樣的頂級AI能算進這一大類當中;
而另一大類,是為防止這些智能機器出現失控狀況,機器只具備簡易思考能力或者完全不具備思考能力只是按預定程序運行,出現任何突發情況,都需要人類人為調整才能繼續工作,否則要么陷入邏輯混亂導致死機,或者死板的繼續著之前的工作導致更大損害出現,這個時代的無人機器絕大多數屬于第二大類。
尤其是軍用裝備,更是大量使用第二大類智能技術裝備,這是因為軍用裝備殺傷力過強,必須需要人類來做為最后的安全閥,因此軍事智能機器大多都不具備獨立思維能力,不管硬件上還是軟件上,人類都對此設下了限制。因此不論是無人戰斗機,還是戰斗機器人,甚至是無人戰艦,都離不開人類指揮官的管制,這些設備一旦脫離了人類指揮官的管制,就會自動鎖死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