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在大家忙于勘測星系內環境的時候,研究起以前探索隊的報告,雖然這些報告過時了幾百年,不過幾百年對于宇宙來說,連一瞬間都算不上,因此老報告依舊有參考的價值。
那可隆星系主恒星,是一顆與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恒星,星系內只有三顆行星,均不具備讓人類直接生存的環境,不是大氣環境對人類有毒性而無法直接使用,就是氣態巨行星內風速高到不能在其內部設置人造設施,要不就是距離恒星太遠的冰凍星球。
雖然星系內有多條小行星帶,不過絕大多數都是沒有開采價值的土塊小行星,這也是為何幾百年來,人類對這里不屑一顧,丁乙也是在研究聯邦歷史時,無意中看到過這個星系的簡介,才在留下匯合地點時想到這個無人星系的。
對整個星系環境進行勘測,是一個漫長且枯燥的工作,盡管有高性能計算機來負責主要數據處理工作,但依舊需要有人盯著設備,因此艦橋以及艦上研究室的成員們都分了三班工作。
當然像丁乙這樣的,研究上肯定幫不上忙,便只能處理其他事,比如說機庫中那一百六十架無人機,因為同樣是喬伊新思路下的產物,丁乙便需要熟悉這些裝備,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正確使用這些裝備。
不只是因為體型較大,還因為大量采用伽馬型超合金來作為裝甲,因此星云級看起來比正規戰列艦要小,可是全艦總質量卻超過了無畏艦。
這樣的質量就得和那些攻擊母艦一樣,別說進入大氣層了,就連靠近大氣圈外圍都得謹慎,哪怕艦上裝備有反重力裝置也是一樣,所以艦上搭載的新型無人機根本就沒有過多考慮大氣層內作戰能力,導致這批無人機外形就像是一個直徑五米的球體——當然不會就這樣飛出去作戰,這些無人機在被發射離艦后,機體兩側會彈出一對可充當機翼的武器架,令整架無人機正面看去就像是|-O-|形的飛行器(外形請參考TIE戰機)。
這種新機型,雖然體型比那些動輒一百多米的大型無人攻擊機小太多,火力上卻非常不俗,機翼上有著四門五十毫米電磁速射機炮,主體上兩門一百五十毫米電磁穿甲炮,九十六枚多用途通用型導彈,在這些內置武器之外,這款無人機還能額外搭載四枚重型反艦魚雷,能適應多種不同情況下的戰斗需求,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再于完全取消了人員搭載艙。
聯邦各型無人機,只要不是那種單兵使用的小型機,而是能進行空戰、轟炸用的戰斗機,不管用不用得上,基本上都有少則一人,多則百人的人員艙,這是出于人員營救的目的所設計的。像是戰艦被擊毀,來不及進入逃生艙、逃生船的人,一旦漂流太空,不需要專門派出救援船,只靠無人機就能救下那些落難者。以及某處發生災難,沒有足夠時間讓區域內所有人登上撤離船安全離開,派出大量無人機也能幫助快速撤離人員。
但這款被喬伊命名為“流星”的無人機,其外形在大氣層內作戰自然極其糟糕,完全就是靠強勁的引擎動力強行推進來飛行,其機體內所有空間,也完全利用起來,完全沒有考慮可能存在的人員搭載,按喬伊的說法,這就是一款比較好用的消耗品,就連星云號上也有一條組裝工廠,只要有原材料,就能利用金屬加工機來打印零配件不斷組裝這種無人機。
【喬伊這是在完全模仿○○大戰嗎?】看著眼前這一排排白色的大球,丁乙在心里吐槽了起來。
“艦長,你得回艦橋了。”突然,秦川對他發來了通訊聯絡,“我們剛才有了一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