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名的影評家溫如言發布了影評。
弘導沒有用很新奇的拍攝手法,電影情節全是平鋪直敘,就像是一個旁觀者把這個故事娓娓道來。
電影里沒有太激烈的碰撞,沒有黑暗和壓抑,沒有青澀的初戀,也沒有校園暴li。
講述的只是一個女孩小花上學的路。
小花上學要走很遠,每天都要起得很早,才能夠按時走到學校。
清晨的山里,總是水霧彌漫,對抹黑走路的女孩來說應該是艱難的。
可是在弘導的鏡頭下,小花在山中自由自在地奔跑跳躍。
她的身影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就像一個山里的精靈。
小花學校的老師并不多,有渾渾噩噩混日子的黎老師,也有盡職盡守的教導主任魏老師,還有嘔心瀝血的老教師龔老師,以及來支教的邵老師和喬老師。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故事,對待女孩有不同的態度。
但是無一例外的,所有老師在都喜歡刻苦的學生。
在知道小花沒有錢交學費的時候,所有的老師都出力了,雖然有些老師只出了一百不到。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支教的邵老師。
他來支教并不是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只是因為想反抗父母,恰好來了這里。
他是一個城里的孩子,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學畢業后。他不想按部就班地去考公務員,所以他逃了,來到了小花的學校。
剛來沒多久,他就后悔了,因為條件太差了。
學校雖然在鎮上,但是鎮上很多路都還是泥巴路,就算是鋪了水泥的路,也是坑坑洼洼早就被車子壓壞了。
而且這里的孩子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些孩子一樣渴望知識,喜歡學習。
這些孩子很多都是來混日子的,混一個高中文憑。
所以,讓他很快就失去了耐心。
但是小花的出現卻讓他改變了想法。
他看到小花眼里的光,就想要帶她出去。
……
最后小花死了,是她父母害死她的嗎?
不是。
害死她的是貧窮。
她父母已經盡力了,可是困苦讓他們光是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了。
……
頓時上座率就上升了。
票房從幾百萬瞬間上升到千萬。
弘導看到了以后,趕緊和董冷姍分享激動的心情。
董冷姍看了以后,不由和姜如感嘆:“多虧了溫如言,不然我們這次電影票房慘淡。”
姜如贊同地點頭。
不過實際上她卻在和十一說話。
【小閆真是個好人呀,做好事從不留名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讓姍姍察覺到他的喜歡。】
十一感嘆:【任重道遠。】
【的確任重道遠啊。】
溫如言作為一個有名的影評人怎么可能隨隨便便就幫人寫好話的。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認錢不認人,別人給錢請他寫,他才會寫的。
當然,他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會寫。
要他看了之后,覺得的確不錯,他才會寫好話,不然他不寫壞話就不錯了。
這次之所以幫《山里的她》寫影評,當然不是因為好心,而是閆玉林給了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