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卻沒看到,倒是葉馨兒和柳若馨、劉玉紅看到了河邊正在河邊飲水的兩只小羊!
葉馨兒笑著看向傅安安,說道:“就在河邊,一黑一白兩只小羊!”
傅安安聽到后,很快也看到了那兩只小羊!
趙楓架好了相機,也走到眾人身旁朝著前方看了過去!
趙楓看到的不只是兩只小羊,整個景區內,趙楓前方的那一片天地,都被趙楓看在眼中!
陽光的照射下,整個紅河谷泛著淡淡的赤色光澤!
河谷內的樹木和草灘,枯黃和赤紅兩種不同色彩的枝葉交疊,創造出這一片天地間風景的層次感!
趙楓不禁感嘆道:“眼前這一幕多么向一副油畫,簡直是大自然的無上杰作!”
柳若馨和葉馨兒她們聽到趙楓的感嘆后,也紛紛附和!
老實說,紅河谷的風景真的是人生必須要游覽一次的!
一直到傍晚六點,眾人乘車離開紅河谷的時候,趙楓都感覺這一次來的真的很值!
尤其是剛才傍晚時分,映著晚霞,紅河谷的色彩更加濃艷,幸好相機在手,以后看到今天拍到的圖片,也能回想起來這一幅美好的景色!
。。。。。。
因為北疆省每天晚上天黑都比較晚!
所以,趙楓一行人覺得晚上三四個小時也可以再玩一個景點!
所以眾人經過一番討論,最后決定晚上去坎兒井民俗園玩一圈兒!
當眾人到了坎兒井民俗園的時候,幸運的發現坎兒井民俗園一直開放到晚上十點鐘!
門票每人四十元RMB!
一點兒都不貴!
坎兒井民俗園內最著名的當然是北疆省的坎兒井了!
坎兒井趙楓也在課本上看到過,是北疆省古代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而趙楓一行人也在民俗園內看到了活生生的坎兒井!
咳咳!
這么說并不恰當,但是在趙楓看來,成為景點的坎兒井居然還有水流經過,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過,坎兒井的構造確實也是比較簡單的!
參觀了民俗園中的坎兒井暗渠,眾人順著道路走進坎兒井博物館,博物館中的各種展品,讓趙楓一行人看到了400多年的歷史的坎兒井的構造和古時新疆維族人取水的偉大智慧。
從博物館出來,眾人突然聞到了一陣烤香味,順著香味前行,很快就看到了前方有景區的人員正在做烤馕,特色烤馕制作過程也可以參觀,所以眾人買了烤馕還不算,還一直盯著人家把自己買的哪一個親自烤出來,才是一塊兒離開!
烤馕的過程其實瞧著不難,但是只是瞧一瞧,根本也不可能學會,無論是往爐子里面放烤馕,亦或者把控烤馕的溫度,都是需要經驗和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