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跡,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媽港標志性建筑物,是世界文化遺產。
·三巴是圣保祿的譯音,又因遺跡貌若國內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
·游覽時除欣賞前壁之外,還要留意牌坊上精致的浮凋及其含義。
·內側廣場的藝術博物館收藏了東方最古老的以宗教生活為題材的油畫。
大三巴牌坊是媽港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時也為“媽港八景”之一。2005年與媽港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趙楓一行人抵達了大三巴牌坊之后,隨后就注意到大三巴牌坊周圍的廣場上居然形形色色的有不少人!
瞧著衣著,有當地人,也有拿著相機的游客!
很明顯,大三巴牌坊在媽港人心里的地位并不一般。
站在大三巴牌坊之前,雖然眼前大三巴牌坊只是一處遺址,可是從這一面遺址就可以看出來,當初這座教堂的建筑是多么的輝煌!
而且,當初的建筑設計顯然是很值得稱道的!
僅僅剩下這么薄薄的一面墻壁,依舊能夠維持多年風吹雨打而不倒,由此可見建筑用料扎實,結構設計十分出色。
趙楓也讓何軍架起了相機,然后拉著蘇彥菲和葉馨兒她們幾個一道走到相機前,擺好姿態,何軍迅速按下了快門!
很快,一張合照新鮮出爐!
隨后,趙楓又拍了一張自己和大三巴牌坊單獨的合照!
就將相機讓給了葉馨兒和趙雪她們。
等眾人都拍完了照片,才是一塊兒朝著這一座巍峨的建筑遺址靠近而去。
越走近這一處遺址,眾人就越是受到震撼。
大三巴牌坊建筑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筑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
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無論是牌坊頂端高聳的十字架,還是銅鴿下面的圣嬰雕像和被天使、鮮花環繞的圣母塑像,都充滿著濃郁的宗教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堪稱“立體的圣經”
穿過牌坊,趙楓突然注意到在后面似乎還有兩道殘垣作為支撐!
難怪大三巴牌坊歷經風雨而不倒!
趙楓都覺得自己剛才有點想多了!
咳咳!
仔細端詳了大三巴牌坊上面的雕刻一陣,雖然趙楓不懂建筑,但是也覺得上面雕刻的那些圖案很是精美!
從這些雕刻上不難看出當初的那一座教堂是多么漂亮,多么富有藝術性!
只是可惜了!
。。。。。。
懷揣著對于大三巴牌坊的遺憾!
趙楓一行人離開這里,沿著一旁的臺階,朝著前面不遠處的大炮臺走去!
大炮臺又名圣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大炮臺坐落在大三巴牌坊側,是中國澳門主要名勝古跡之一。
大炮臺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本屬教會所有,為保護圣保祿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范海盜,后轉為軍事設施區。
趙楓幾人很快來到了大炮臺周圍,炮臺之上的古老火炮已經銹跡斑斑!
四周的大片空地上,綠草如茵;參天古樹,生長茂盛。
炮臺上并置有不少古跡文物和歷史性建筑物,如炮臺上的古塔,便是當年耶穌會的會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