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個還是柯布自己轉動的,這只是柯布在測驗,自己見到了自己的兒女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不是夢吧,于是乎,最后他也根本沒有關心陀螺,而是去享受天倫之樂了。
簡單而言,諾蘭的原版結尾,算是明確的給出了結果,就是柯布回到了現實。
當然,這并不確定。
那么,草野幸為什么要改呢?
也很簡單,若是柯布真的出來了,那么,有一個邏輯很難被解釋。
那就是梅爾。
為什么在竊取齋藤想法的時候,梅爾會出現?
很多人一定會簡單的回答,因為這個夢也是柯布的嘛。
對,可以這么解釋。
也就是說,柯布夢中有梅爾是OK的,而其他人的夢中,就不應該又這個梅爾。
畢竟很多人是不知道梅爾的存在的。
那么,如此推導下去呢?
阿德里安這個姑娘的夢中,為什么會出現梅爾?
這個小姑娘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個人,而那個夢,也就是城市折疊了的那個,可梅爾還是出現了。
好,還可以解釋,就是因為有柯布的存在,因為他出現在了阿德里安的夢中,于是乎,有了這么一個角色,梅爾。
而這樣一來,后面的三層夢境也就可以得到了解釋。
因為都有柯布,就算是其他人造夢,不熟悉柯布的人造夢,也會出現梅爾。
再有,因為阿德里安之前已經知道梅爾的存在了,所以,在后來的那個三層夢中,她是第一層的造夢師,所以,會有火車出現也OK。
但是!
以這樣的邏輯來整體推導,會產生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
還記得那個‘你腦中的大象’嗎?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書籍的名字。
總結一下,這個結論就是。
植入意識其實非常簡單。
梅爾就是這個例子呀,阿德里安根本不知道梅爾這個人,但因為柯布出現在了她的夢中,所以,阿德里安就知道了。
這不就是植入意識嗎?
就好像我們說大象的時候,無論對方怎么做,腦中都產生了大象的形象。
如此,這個邏輯是絕對成立的。
好了,既然植入意識這么的簡單,這部電影之后的情節還怎么拍呢?
有必要搞那么大的陣仗嗎?
有必要弄的好像生生死死的一樣,才把麥克給搞定了嗎?
沒錯,這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邏輯悖論。
甚至會影響到這部電影的存在意義。
當把這一切聯系起來,會覺得有些可笑。
當然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考慮的這么多,想的如此多。
草野幸也不確定自己就一定是對的。
但他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如現在這樣,原版的《盜夢空間》是不是一場夢,這比較模糊,那么我干脆就明確了吧。
草野幸的《盜夢空間》從一開頭就是一場夢,只要看到最后,一遍看不懂可以看第二遍,絕對會懂的。
梅爾的存在,這個角色出現在任何人構建的夢境中,就都變的合情合理了。
因為,這一切的本身就是柯布的夢。
如此一來,整部電影的邏輯就完美無缺,特別是當有人在看過兩遍或者多遍之后把這個道理想清楚,他們一定會感覺非常有趣。
而這個緣由,草野幸當然沒辦法講。
好吧,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大導演庫布里克的《大開眼界》。
這部電影讓人很難懂,草野幸不想犯這個錯誤,所以,這部《盜夢空間》只是‘有些’難懂,并不是特別的難懂,這不就很完美了嘛。
至于別的……草野幸這腰,可真夠累的。
名監督這邊累著,那邊《盜夢空間》上映之后可就直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