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時間,周青峰偷偷摸摸弄來的共享單車全部賣光。基本上他擺出來多少,就能賣掉多少,鄉里的老百姓挺喜歡,順帶還把鄉里幾家鎖具店的生意給提升了一把。
壓根沒人問這便宜自行車來自何處,倒是不斷有人上門問還有沒有貨。很多年輕人早就厭惡了老款自行車土氣的模樣和顏色,共享單車的外觀立馬讓他們喜歡。
中午時分,鄉小學的馬老師下課就跑過來,嘻嘻哈哈的進了店鋪就問:“周青峰,我看街上多了好些挺漂亮的自行車,都說是從你這里買的。”
由于店鋪沒招牌,別人提及都說是‘鄉衛生所斜對面那家’。馬婧一聽就知道是誰,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周青峰正捧著午飯,筷子一指店鋪墻角,“給你留了一輛。”
共享單車太多家了,為了提高自家辨識度,各家都在自行車的外觀上下功夫。周青峰留下的一輛不敢說質量最好,但外觀最花俏——色澤靚麗,七彩全有。騎在路上絕對最拉風。
九十年代正是中國年輕人脫離舊的思想束縛,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年代。舊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國外產品在外觀上的突破迅速抓住了人心。
周青峰賣的共享單車一看就像是‘進口貨’。馬老師一眼就動心,開開心心的撲上去,東摸西摸。
“這車多少錢?”
“這車有人出五十,我都沒賣。”
“啊......,這么貴?我一個月工資都不夠。”
“但你要的話,直接騎走就行。”
誒......?
馬婧年輕活潑,不比總藏著心事的小嫂子。她聽周青峰說可以‘直接騎走’,立馬哼哼笑道:“壞小子,這么討好我,有什么圖謀?我可不會輕易被糖衣炮彈腐蝕的。”
‘糖衣炮彈’這個詞,后世的年輕人懂的都不多了。只是年輕女老師笑顏如花,清純自然,也是后世不多見的。
“馬老師啊,你能留在一家鄉村小學從事教育事業。這非常難得。送你一輛自行車是為了表達我心中的敬佩和尊重,你的付出和犧牲應當得到回報。”
周青峰說的一本正經,馬婧卻上來就掐了他胳膊一把,“叫你胡說八道。這么板著臉做什么?比我們校長還能瞎扯。”
“不不不,不是瞎扯。”周青峰連連搖頭,“只送你一個人肯定不行,畢竟做出付出和犧牲的不止你一個。我應該給你們學校每一個老師都送一輛。”
馬婧驚訝的小嘴張成了O型,她又捶了周青峰一拳,“真的假的?為了討好我,這么舍得本錢?我們學校可有十幾個老師。你可得送十幾輛。”
“這可不是為了討好你。重視教育,人人有責嘛。”周青峰覺著自己這個想法還是挺好的。十幾輛共享單車而已,他又不是送不起。反正提升GDP不能靠賣自行車。
馬婧又是狐疑又是驚訝,臉上的笑意卻怎么也繃不住。反正她是不信周青峰會無緣無故的一口氣送十幾輛自行車,這肯定是有圖謀。這圖謀還昭然若揭,瞎子都能看見。
“你真送?”
“當然要送。”
“那我先替學校的教職員工謝謝你了。”
周青峰一本正經,馬婧霞飛雙頰,也只能一本正經的回答。可她覺著這樣聊天太拘束,又岔開話題,說道:“今天縣里教育局領導來了,你昨晚扛來的那張桌子可派上用場。”
“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