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立水萬約要學的是治水事情,但王蘭陵并不缺覺得自己有什么成功經驗。
就像是一個有點良知的狗官,都覺得自己沒什么成功經驗,但這些人是不可能放棄這個官位的。
王蘭陵必須要承認自己有成功經驗,不然傳出去別人覺得治水的成功沒他什么事情,這怎么能行?
大禹曾經說過,這個治水啊,它讀堵不如疏。
可是后面怎么說的,王蘭陵就不知道了。
“這個……說來話長了。”王蘭陵說道:“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況,水位的高低,這河邊住民良田的狀況,還有那河道之類的,要因地制宜。”
立水萬約迅速問道:“那要如何因地制宜呢?”
小王大人名聲在外,他擔任水務司的時候才是名聲大噪的時候,再加上治水的時候鬧了很多事情,所以別人都覺得他會治水。
就算是郡里的人才和朝廷里的大官,也是這么看的,如此興師動眾,那肯定是干活了啊!
王蘭陵瞎折騰一頓還沒有讓黑水縣被大水沖了,那就證明是做了事情的。
事情就是這么的簡單,邏輯就是這個邏輯。
大家不需要具體分析王蘭陵到底是做了什么讓大水下去的事情,只要知道王蘭陵做了事情之后,黑水縣沒有爆發大的水患,那就算他成功了。
專家們都說去年黑水縣要發大水,結果王蘭陵自己用了幾萬人搞建設,上下游都被淹了,他沒淹,這肯定是他的功勞啊!
不論是云水郡的人還是靈通郡的人,想盡辦法把王蘭陵搞下去,就是建立在一廂情愿認為王蘭陵會治水的前提下。
王蘭陵雖然是召集了幾萬人,但除了象征性的修修水道、挖個養魚的水庫之外,其余時候都是在搞貸款、建設自己門口酒店集市、研發美食和機械,或者是搞別人家的土地雇農之類的……
“這個因地制宜啊……那就說來話長了。”王蘭陵不想說,他沒話可說啊。
立水萬約一點聰明勁頭都沒有,迅速說道:“沒事,我有的是時間!”
王蘭陵頓了頓,很快就瞎說了起來,反正自己肯定不可能再去黑水縣治水了,說的不準也沒事,地方都不一樣,又不是黑水縣。
“這個因地制宜啊,關鍵就在制上!地方不一樣,辦法也不一樣,但是制定這個的,都是水務官,要制定規劃讓下面人做的,就是最重要的一環。”
立水萬約非常贊同這個說法,茅塞頓開的點頭,“沒錯!說得對!那具體要如何制呢?”
王蘭陵大頭大,小頭小,此時說瞎話也沒有時間打草稿。
好在他是一名文科生,盡管在這個時代被很多天才給比下去了,但是大學畢業之后的工作經驗讓王蘭陵學到了很多這個時代的人沒見識過的東西。
“制,就要有規劃,以一個縣城來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