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主公,李孝常和西川急報,同時送達揚州的。”袁襲帶著吳明匆匆在揚州城北找到了正在和陳燁商議兵備處新址的薛洋,面色有些肅然。
“孝常那邊還會有什么反復不成?依靠著竇潏在當地的人望,就算是趙煌把鐘傳的鎮南軍拉過來也無濟于事。”薛洋一邊拆開信件一邊搖頭笑道:“拿下池州之后先平定地方,然后擇機收服歙州等地,切斷鐘傳往東的所有通道,封鎖江南道。這西川——”李孝常的戰報自然是沒有問題,原池州刺史在九華山一戰之后全軍潰敗,只帶著少數人逃脫追擊,進入洪州地界,被鐘傳的人馬接了過去。竇潏已經在李孝常的第二衛的支持之下召集池州各縣軍政兩部官員來府城集會了。所以這份戰報并沒有引起薛洋什么興趣,反倒是隨后的西川阿六送過來的急報讓他眉頭緊皺。
“主公,是西川有事?還是唐皇下達詔令了?”陳燁看了看袁襲之后問道。他本來是帶著薛洋一邊查看兵備處作坊選址一邊介紹新建造出來的一種新式武器的。
“唐皇已經下詔,訓斥了我和鐘傳,讓我二人各守疆界,不要發生沖突,同時催促我淮南軍盡快北上加入勤王大軍之中。”薛洋搖了搖頭之后,道:“看樣子田令孜還是沒有放棄掌控淮南道的想法,所以才會慫恿唐皇下達這樣的斥責詔令。”
袁襲跟著點頭道:“按照唐皇傳令信使的速度,只怕五月底之前就能抵達,我軍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方略,以免被動。”他頓了一下之后繼續道:“只怕在我等給唐皇送禮的同時鐘傳也送了,所以才會引起唐皇的警覺,而且鐘傳剛剛驅逐了江西觀察使高茂卿,如今又和我淮南軍起沖突,正好給了田令孜機會,而且保不齊田令孜還會給鐘傳許了什么不得而知的好處。”
“軍師傳訊讓陸翊回來一趟,我軍目前的態勢必須要做好調整的準備。”薛洋微一沉吟之后道:“陳燁你去和安叔商議一下,此前陳家在光州和蔡州以及中原等地秘密囤積的一批錢糧物資立即移交給你們后勤部,同時通報十三司,讓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安排人手秘密監控。”
薛洋一邊吩咐一邊帶著兩人迅速趕回城內,等到陸翊返回之后立即開始商議淮南軍后續的方略。
“壽州刺史張翱此前已經出兵一萬余,也算是我淮南道名下的軍隊,所以唐皇就算是催促,主公也可搪塞一二。”陸翊稍稍沉吟之后道:“末將以為在黃巢徹底退出長安之前,我淮南軍不宜北上,還是以保境安民,盡快收服其他各州郡為主。壽州張翱率軍出征沒有和主公報備,卻將壽州拱手讓給了楊行愍,而后更是被王播乘隙而入,說明我軍尚且不能掌控淮南道的大局。如果主公貿然率軍出擊,萬一被人阻擊于半路,那豈不是讓大局平添變數?”
“何時率軍北上主動權在我,此事可以暫時不用討論,如果田令孜真的也給了鐘傳送過去一份詔令,那么要想牽制我軍,就只有給他加官進爵,至少給一個鎮南節度使,或者干脆點,直接冊封江南西節度使,和我平起平坐。”薛洋點了點頭,繼續道:“如此一來的話難保鐘傳不會將剛剛壓下去的心思再此對準我淮南道,尤其是一旦我軍北上的話。”
“如今我軍控制的州郡大致沿長江兩岸分布,各州之聯絡均在水師。水師無恙,則我軍即可占據淮南道內部的主導權。所以襲以為,我軍對外方略可保持不變,等待詔令前來,稍作修改即可。”袁襲開口道:“而且為了確保將來我軍北上通道的安全,只怕對于北線的策略需要修改。”
“軍師所言是楚州是嘛?”陸翊若有所思道:“楚州在揚州以北,經貿發達,比之揚州不差幾分,而且拿下之后我軍以揚州為中心就能夠背靠大海,擺出了一副往西進取之態勢。楚州毗鄰徐州,是戰略要地,只要掌握在我軍手中,彼時只需一軍駐扎即可窺探中原一角。同時我淮南軍北上勤王之通道就可借助楚州進行,依托大運河輸送物資,避免我軍后勤被他人掣肘。”陸翊指了指揚州北方的楚州道:“楚州一旦被我軍掌握就可以將駐守滁州的第三衛高濟所部釋放出來,以第三衛之兵力虎視濠州,陷廬州于我軍合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