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臥榻三年多,現在能下床,除卻賈薔尋來太醫和奇藥外,攙扶他的這位婦人,也是出了大力。
這個模樣看起來如同尋常農家婦人的老實女子,便是經營著一座青樓,在揚州府救過無數棄嬰丑女的鼓上蚤孫艷。
當然,她還有一個江湖諢號:千手觀音。
因為和李福當年就有過一段舊情,只是不愿拖累京城大豪,所以始終未曾聯系。
如今李福成了這個模樣,她反而放下心中包袱,自己上門,甘愿做一個姨娘。
也是她用讓兩位宮廷太醫都驚訝的獨門秘方,以銀針刺穴的手段,讓李福康復的日期大大提前。
也讓賈薔真正見識到了,中華大地上原來還真有能人藏身于草莽間。
只可惜,這能人是野生的,不能盡為其所用。
在最繁華也最復雜的地方能存活下來,還能養那么多女人的女人,若說她是個沒手段城府的,賈薔自己都不信。
且這位孫姨娘也對賈薔明言過,出手可以,當奴才和屬下就免談了。
當日四喜樓內裝苦主,便是孫姨娘帶著養女孫琴干的。
當然,人雖然不對,滅門之事卻是真的,因為都是齊家提供的消息……
“李叔,孫姨,你們找我有事?”
今日一早,這邊就讓人去告知賈薔,想見他,賈薔等到這會兒忙完了才來見。
李福看起來似乎還是不大想和賈薔說話,孫姨娘倒是愿意開口,笑瞇瞇問道:“我們當家的想問問二爺,婧兒這幾日怎么一直沒見著人?雖是給你當妾室的,可人總不能沒了呀。”
賈薔聞言,眼睛瞇了瞇,“哦”了聲,微笑道:“聚鳳島上正在起大動靜,過了年就要大用,但眼下人手不夠,所以就讓小婧多搜羅一些可用的江湖豪杰。”
這話卻被兩個老江湖給鄙夷了,李福哼了聲,聲音低沉道:“我說讓金沙幫南下給你做事,你自己不要。如今在外面尋人,你當那些人可信?”
孫姨娘納罕道:“我聽當家的和婧兒說過,你素來不信江湖人,以為我們是好逸惡勞,種不得地,行不得商,考不得功名,只知道拿命換口飯的游俠之流。如今,怎又想著從外面招人手了?”
賈薔先同李福道:“江南雖是根基之地,但終究只是一座小島而已。半年后回京,那邊才是龍虎相爭之地。好鋼用在刀刃上,金沙幫的人手要等到那個時候才大用。”
又對孫姨娘道:“只做外圍粗活,勉強還是得用的。也是沒辦法,姨娘信不過我這種官家子弟,總以為我會讓你的人送死賣命。其實頂多就是負責聚鳳島的護衛,按我原本之意,李叔身子骨至少還要養上三五年,北地不適合修養,不如就和姨娘在聚鳳島上將養身子骨,順便幫我訓練一批人手。姨娘呢,也上那島上,一來替我看顧著些,二來也好照顧李叔。姨娘有千手觀音之能,手下又有一批絕對信得過的好手。我又不用你帶人去殺人放火,只帶人護一座三百畝的小島……”
孫姨娘聞言,生生氣笑道:“說的輕巧,三百畝是不大,可那小島四面皆是水路,處處皆可登島。要防守仔細了,豈是容易之事?皇帝老子住的皇城大內也就一千來畝,還有高大城墻來防,御林軍又有多少?我如何防得住。”
賈薔搖頭道:“單人小舟自然可以處處登島,不過聚鳳島周圍有不少暗礁,我也招呼齊家故意多沉幾條破舊大船在周邊水道。除卻碼頭水道外,其他地方的水路都會被堵死。再者,島上還是有幾處關卡的,工坊布局也有講究防護。總之,只要用心些,就不會太難。”
孫姨娘聞言,一張平凡普通的臉上堆起笑容,對李福道:“當家的,你看呢?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再不答應,怕是婧兒連家門都回不來了。”
李福淡淡看了賈薔一眼,然后拄著竹枝當拐杖,往屋里回去,低聲嘆道:“兒女都是債啊。”
他自詡英雄一生,如今,也只能給女兒還債了……
等李福先一步進去后,孫姨娘小聲提點賈薔道:“過兩天是你李叔的生兒,雖當不起你的岳父老子,總還算個長輩吧?送他個好拐當壽禮,算一份心意。他這一二年,怕離不得拄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