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帝聞言,腦中思緒紛雜,他極力的在捋清楚這里面的關聯,可如今得聞的消息實在不足,一時間難理出頭緒來。
就聽戴權又輕聲道:“主子爺,第二個去賈家的,便是神武將軍之子馮紫英。馮紫英,倒是去過那邊幾回……”
神武將軍馮唐,是極得太上皇信任的武將,執掌皇城東門。
而馮紫英,卻與寧王府里的那位,相交莫逆。
趙東山和馮紫英二人,一前一后去了賈家,這讓隆安帝的眼睛,緩緩瞇了起來……
他還記得,先前就有奏報,吏部尚書張驥,去了布政坊林府……
他不是信不過林如海,只是,如果這幾方勢力勾連起來,那,還真能動搖社稷之本哪!
……
寧國府后宅。
賈母一邊不斷與諸家誥命說笑,一邊心中暗自納罕。
今日前來的誥命,多的著實出乎她的意料。
原本賈家和北靜王府、南安王府走的更近些,尤其是南安王府,內眷來往多一些。
和東平王府、西寧王府,祖上倒是極親近,可到了元平世祖朝,就走的有些遠了。
紅白喜事時,前面爺們兒倒是有些走動,內眷來往的卻很少。
不料,今日東平郡王太妃、西寧郡王太妃和南安郡王太妃居然齊至!
北靜王太妃雖身子不適未至,但北靜王妃卻親自到了。
四大王府,唯北靜王當年功勞最盛,且元平朝、景初朝兩代,北靜王府都曾立過殊勛。
所以盡管這一代北靜王府雖父祖皆亡,但子孫仍襲王爵,只是父祖輩耗盡了王府底蘊,這一代北靜王雖有王爵,到底還是遠離了朝廷權力核心……
不過,歷朝歷代,異姓王能得如此結局者,唯本朝耳!
就憑一個世享富貴的北靜王府,誰也不能說大燕李氏薄待功臣。
三大郡王太妃,一個郡王妃,再加上數名國公太夫人,還有侯府太夫人、伯夫人,以及諸一品、二品、三品的將軍夫人……
總之,滿堂珠翠,金銀寶玉耀眼奪目,富貴尊榮之氣極盛。
王夫人區區一個五品宜人,若非是貴妃親母,本是沒資格與一眾貴婦同席而坐,閑談細語的。
鳳姐兒雖仍不掩爽利潑辣之氣,但當著這么多貴婦,她一個連誥命都沒有的小嘍啰,也收斂了許多。
南安太妃對賈母笑道:“府上兒孫封侯,是大喜之事。我等早就等著太夫人這一遭東道了,只是左等右等也沒信兒。原以為是太夫人變小氣了,舍不得這一頓東道,沒想到終究還是等到了。”
一眾婦人紛紛大笑起來,賈母也笑,她無奈道:“到底是東府封爵,我雖早就催著操持,可那重孫年歲雖不高,可在天子跟前卻有緣法,屢得差遣,一天到晚就沒個得閑的功夫。也就是這兩天才終于松了口氣,我這才趕緊催促著辦了!我告訴他,你再不辦,仔細我連你的婚宴一起操辦了!”
眾人又是一陣好笑,北靜王妃雖年輕,但北靜王府至今仍封王爵,所以地位反倒超然些,坐在賈母另一側,笑道:“前兒我才見過恪和郡王妃,聽她說,宮里皇后娘娘極喜愛寧侯,還特意將娘家嫡親的侄孫女兒許給他,這樣的喜事,到底甚么時候操辦?”
賈母聞言,臉色微微有些不大自在,看來這年輕人到底是不靠譜,信兒都沒聽清楚就來張口……
東平王太妃笑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喜事啊,皇后之德,朝野皆知,素為天下婦人之表率,我等做臣子臣婦的,就沒不敬仰欽佩的。我聽說,皇后娘家侄女兒最類皇后娘娘,不僅模樣極好,品性也是極出挑的。在宮里,連太上皇、皇太后都十分喜愛。賈家能得此婦,便是比封侯都更值得喜慶!”
西寧王太妃笑道:“賈家好大的運道,先是大姑娘在宮里封了貴妃,子孫封侯,如今還要娶皇后侄女兒進門。這開國功臣一脈的福運,都匯到賈家嘍!”
南安王太妃笑道:“你羨慕也沒用,誰讓咱們沒這樣好的孫子孫女兒?太夫人教誨兒女子孫,向來出挑!”
西寧王太妃聞言就有些不高興了,似笑非笑道:“我怎么聽著,這賈家的少年侯爺原是定的太夫人的親外孫女兒?如今怎么變成皇后親侄女兒了?”
此言一出,知道內情的自然不會多話,只在心中暗罵西寧王府的老虔婆在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