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也坐了下來幫著張揚氏選豆子,一邊選一邊道:“對了母親,夫子觀我貧,擔心我牽扯太多耽誤學業,在回來之前還踢我尋了一門營生。”
這樣說也是張陽在回來之前就準備好的說詞,特別是有了芊芊付的二十兩銀子勞務費之后他的計劃已經幾乎成熟現在說出來一來是商量,二來也是為即將的搬家工作找個借口。
畢竟張揚氏也不可能找龐夫子對質,至于什么營生、如何搬家完全都是張陽說了算。
“哦?夫子還替你找了營生?”
張揚氏不禁有些感動,有師如此夫復何求?
她幸喜道:“不知夫子為你找了什么營生?”
張陽指了指門外,笑道:“夫子說如今已至秋末,寒冬將臨,萬物待枯。待寒冬來臨直到春分,上到長安,下到村莊恐怕稍有蔬菜,所以他老人家打算讓我賣菜!”
“賣菜?”張揚氏不禁有些無語了。
春華秋實這乃是自然定律。
無論是是何處,冬天里想要吃菜都是個麻煩事。
只有一些貴族、世家事先挖出地窖,將菜放入儲藏,如此在寒冬來臨之際才會偶爾拿出來姐姐饞。
可即便是如此,放入地窖中的蔬菜往往也是腐爛極多,留下來能吃的不過是十之一二。
這樣的菜說是金貴也不為過。
可是這樣的生意豈是自家這等莊戶能做的?
想到這兒張揚氏原本滿心升起的希望又暗淡了下來。
這營生....有些不靠譜。
不過夫子一片好意,她卻也不好說什么,只是繼續自顧自的挑選豆子不再做聲。
張陽呵呵一笑,張揚氏就差臉上寫著不靠譜幾個大字了,他作為兒子自然之道張揚氏的心思,補充道:“原本兒子也覺得這事兒不靠譜,不料夫子卻拿出一張秘方。其內記載了一門冬日出菜之法!據夫子說,此法乃是上古古人常用之法,卻不知怎的失傳了,他也是在無數古籍中才尋得。兒子觀看了其法,投入甚少,產出卻不菲,只不過弄出來就靠咱們母子二人恐怕卻是無法操持,還需有請莊中鄰里幫襯才是。”
“原來是上古之法啊!”張揚氏不禁被張陽一席話給震住了,她本就是一個普通莊婦哪里有何見識?現如今張陽又拉出龐人踩來背書,她哪里有不信的道理。
如是更對龐夫子更是尊敬。
她沉吟了一下,道:“莊子上的人都是信得過的,尤其是你江伯、楊伯幾人還是你爹當年好兄弟,這些年我們孤兒寡母也全靠他們接濟,找他們也大可放心。只是......若是經營這等營生咱們家哪里來本錢?”
“有江伯、何伯他們出馬兒子自然放心,不過咱們開始做也請不起太多人那就他們幾家吧。至于本錢,夫子已經給了兒子二十兩紋銀,算是借給兒子的!”
張陽趕忙又將芊芊給他的二十兩銀子拿了出來,連同這段時間積累的五百多文錢一并交給了張揚氏。
有張揚氏安排他也少了許多麻煩。
接過銀子,張揚氏手都在顫抖。
她還是第一次見過這么多銀子,不住地告誡張陽一定要尊師重道云云,然后算了算時間才戌時時分,便又讓張陽請了江、楊位叔伯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