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評委之中,腕兒最小的無疑就是韓覺。
他之所以能成為評委,除了他正當紅之外,恐怕他的經紀公司也使了些力。
節目組也需要他吸引一些年輕的歌迷觀眾。
韓覺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上次節目錄制被張璞懟得臉面無光,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張璞憑借一首歌就凝聚“神格”,在樂壇擁有一定地位。
韓覺跑來參加這個節目,不就是為此么?
跟劉娜、周良、陳華濤三人一起擔任評委,那么就給人一種他與劉娜等人平起平坐的錯覺,事后公司再一運作,他在樂壇的地位想不提升都難。
若是再讓他們這么說下去,張璞就成了“華夏風”創始人,以后出一首“華夏風”歌曲,歌迷豈不是就想起張璞?
這讓韓覺無法接受。
所以情急之下出言駁了陳華濤,而且語氣還帶著情緒。
他話一出口,隨即反應過來,感覺不妥。
雖然都是評委,但他在樂壇的地位還遠不如另外三位,如此說話,少不了被人詬病。
“這首歌很驚艷。不過,想憑借一首歌在樂壇立足,我不怎么看好。”韓覺接著說道,“濤哥,周老師,娜姐,還有圈內許多常青樹,誰不是經典歌曲無數?那些只有一首代表作的,幾乎都泯然眾人了。”
陳華濤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他又豈會看不出來,韓覺不是在針對他,而是在針對張璞。
他也不會為這事兒跟韓覺爭論。
若是爭論,或許兩人的粉絲都能在網上干起來。
現在年輕人的粉絲...不提也罷!
當然,也沒必要。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就足夠了。
周良也笑了笑,未插話。
至于劉娜到是饒有興致的看向韓覺,似乎有一種當吃瓜群眾的興致。
他們都是老炮兒,哪兒聽不出韓覺話中的意思。
韓覺捧了三位評委的同時,也直接把《煙花易冷》這首開創新風格的歌曲變成了張璞的代表作。
歌手的代表又豈能與開創一種風格的歌曲相提并論!
“很難想象學導演出身的你竟然寫出這么一首歌!”韓覺看向張璞,說道,“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創作心得么?”
韓覺這話一出,不少人皺了皺眉頭,其中包括周良和陳華濤。
韓覺這話,看似沒什么,可有一種誘導人質疑張璞是否是這首歌創作者的嫌疑。
創作心得這種東西虛得很,哪怕你說得再好,別人恐怕也難以感同身受。
這樣就能寫出這么一首歌?
怎么可能!
感受不到,那么就少不了有人質疑。
何況,很多創作源于靈感。
靈感這東西更難以用言語形容了。
“其實,寫出這首歌,還真跟我學導演出身有很大關系。”張璞笑著說道。
他又豈會聽不出韓覺話語之中的不懷好意。
這話一出,有些打臉韓覺那話了。
“我抽取的關鍵字是‘等’,首先浮現在腦海的不是歌詞,也不是曲調,而是一個故事。這或許就是學導演的一種習慣。”張璞笑著說道,“關于‘等’的故事,其實有很多,比如留守兒童等父母,空巢老人等子女,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了相愛情侶的‘等’。愛情,一個永恒的話題嘛。”
“既然是個故事,那么就可以從邂逅的一見鐘情開始,到惜別,癡等,歸來,緣淺!如何邂逅,為何惜別,我就以《洛陽伽藍記》描述的為背景。”
“一個將軍奉命駐守洛陽城,其間邂逅當地一名女子,一見如故,很快便私訂終身。此時北魏來犯,將軍奉命出征……”
一個完整的故事在張璞口中娓娓道來。
這個故事一出,再回想《煙花易冷》給人的那感觸,瞬間變得那么清晰,不少人的眼睛閃著淚光。
“老洪!”
張璞在臺上講他的創作心得之時,袁海卻看向了洪城銘欲言又止。
“我有答應過橙黃娛樂這期就淘汰張璞么?”洪城銘淡淡的說道。
兩人合作密切,袁海要說什么,洪城銘自然猜到。
“沒有!”袁海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