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桫欏谷”若是開發出來,對周圍經濟肯定有極大的促進。
他這個明顯,若是能起到促進作用,也是好的。
張璞在老家并沒有呆多久就前往了山城。
“你不是注冊了一個公司么?我覺得你應該招人!”王博躺倒在床上,說道,“太累了!你自己說,我身兼幾職?”
“注冊公司為何,你又不是不知道,不過是為了走賬方便一些。”張璞說道,“那就一個空殼公司。”
張璞自己投資拍攝《瘋狂的石頭》,注冊公司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自信這部影片會大賺。
走公司賬戶更劃算一些。
稅,不能逃,卻能選擇交哪一種稅!
“難道你還一直空殼下去?”王博說道,“你又不是拍了這部電影就不拍了。大哥,術業有專攻,有些事兒還是找專業的人才解決,省事兒也省時。你自己也沒必要把精力浪費在這上面。”
“你覺得我現在能招到什么人?”張璞苦笑一聲,說道。
王博抱怨的,他都親身經歷過,自然有所體會。
若有選擇,他自然也希望招一個牛人,替他解決電影拍攝以外的事情。
比如,拍攝場地的聯系。
王博一聽,瞬間不知道說什么了。
張璞的公司如今雖然只是一個空殼,卻完全可以一步一步來,這算不得什么事兒。
真正的事兒,乃是黃澤在一旁虎視眈眈。
張璞和黃澤之間的事兒,誰不知曉?
圈內的人恐怕沒幾個人看好張璞,更不會看好他的公司。
張璞開公司,拍電影,真正的人才,誰又愿意去冒那個風險?
有能力的,沒必要冒這個風險,沒能力的招來又有何用?
“算了!”王博說道,“堅持堅持,等著電影大火之后,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電影大火,橙黃娛樂恐怕坐不住了。”張璞搖頭,說道。
他現在面對的是黃澤,可一旦冒頭,入了橙黃娛樂的眼,那就難說了。
“你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橙黃娛樂想要隨意拿捏,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了。”王博說道。
“電影都還沒拍出來,現在都想著大火了。”張璞搖頭笑道。
他自然明白王博話語之中的意思。
他若證明自己的價值,那么就會有無數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甚至那些公司之中就可能有橙黃娛樂。
折騰了好幾天,總算是搞定。
新一期的《新銳唱作人》播出,張璞都沒有理會。
這讓許多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氣。
不過,節目收視率下降許多,卻引起不少人明朝暗諷。
沒了張璞寫歌與之打擂,讓無數吃瓜群眾感覺少了幾分滋味。
他們不禁想問,那個懟主辦方懟節目組懟評委懟選手,敢寫歌打臉的張璞哪兒去了?
話題度也大不如前。
而網絡之上,關于張璞為何不再寫歌打擂,卻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張璞江郎才盡,寫不出好歌了。
不過,更多的是認為節目組沒有提前公布歌曲創作的“關鍵字”,張璞短時間內創作出好歌,難度太大。
時間長了,創作出來也沒有多大用了。
還有人認為,張璞私下和《新銳唱作人》兩個主辦方燕京衛視和訊騰音樂網達成協議,所以沒有再打擂的意思。
猜測不斷,不過當事人卻沒有給出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