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慧家里是干什么的,張璞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他們家很有錢。
究竟有多有錢,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很有錢。
接手那影視公司,對于許家棟來說,或許真的只是玩玩兒。
不過,對于張璞來說,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許家棟自然不會親自管理這影視公司。他的人很快接受,而張璞也很快租用了其公司設備,開始了《瘋狂的石頭》的后期制作。
剪切、配樂、配字、配音合成等等,這些對于張璞來說,并沒有什么難度。
有原版作為參考,不管是剪切,還是配樂,張璞都心里有數,所以制作起來,速度并不慢。
當然,再快也快不到那兒去,不可能一觸而就。
張璞一直為電影后期制作而忙碌,直到另一件事推脫不過。
《鬼吹燈》已經完本,張璞并沒有再開新書。
他也沒時間開新書。
實體也已發行,如今連續蟬聯單日銷售榜榜首之位一個多星期。
這部可以說徹底火了。
大火,自然有人對這部的影視改編權感興趣。
對方感興趣,張璞卻沒興趣。
只是他一再拒絕,對方卻糾纏不休,似乎不拿到版權,決不罷休一般。
電話里根本說不清楚,只能見面談了。
當然,他也想看看哪個導演如此看好這部的影視改編。
燕京,某個咖啡廳,張璞見到了其人。
一個四十來歲,留著一個山羊胡的壯漢。
原來是他!
吳志軍,一個圈內頗有名氣的導演,執導過兩部票房頗為不錯的魔幻類影片。
這人是國內為數不多擅長特效的導演。
“吳導,你好!”
張璞坐到了吳志軍面前,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你是?”
吳志軍看向張璞,感覺有些眼熟,卻又叫不出名字。
張璞在網上知名度很高,但國民知名度并不高,在圈內更沒什么名氣。
或許,聽過他名字的人很多,但能認出他的人卻不多。
像吳志軍這種算是腕兒的導演,圈內的演員,恐怕能叫出名字的都只是少數。何況,張璞如今的名氣,還只限于樂壇。在影視圈,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新人。
“天下老王!《鬼吹燈》的作者。”張璞笑著說道。
天下老王是他的筆名,本來他想用原版作者的筆名,結果半途后悔,就只用了“天下”兩字,至于后面兩字,他本取的是“長王”,也就是他名字里面各取一個字。
只是“長王”太難聽,鬼使神差的改成了“老王”!
網絡之上,他這筆名可是被許多人調侃,說“天下老王”比“隔壁老王”牛掰多了。
一個志在鄰居,一個志在天下。
“哦,王先生你好!”吳志軍說道,“沒想到你如此年輕。剛才我見你眼熟,還以為你是哪個演員呢!”
《鬼吹燈》的故事,還真不像是張璞這個年紀能夠寫出來的。
當然,不像并非不能!
吳志軍自然不會懷疑張璞是否真是作者。
張璞一聽卻是一愣。
“我姓張!”張璞搖頭說道,“筆名只是隨手取的。”
“噢!不好意思。”吳志軍有些尷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