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的檔期的確不是導演說了算。
不過,《忠犬大黃》定檔中秋國慶的確是張璞的意見。
他不只是導演,還是投資制作方,也是發行方之一,他自然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當然,這事兒也沒必要拿來跟媒體說。
所以張璞推脫說是公司的決定。
何況,即便是張璞定的檔期,難道一部小成本電影在熱門檔期上映,就是膨脹了?
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張璞那么一反問,直接問得眾媒體記者啞口無言。
中秋國慶檔期上映的小成本電影可不止《忠犬大黃》一部小成本影片。
為何只有張璞有著傳聞?
“張璞膨脹”的話題,起于網絡,但火起來,卻是東方夢工廠的宣發團隊在后面推動。
那不過是宣傳炒作而已。
不過,這話題熱度難持續,張璞那般說也不過是給其畫上一個句話。
“張導,《忠犬大黃》與同期上映的影片競爭優勢在什么地方呢?”一個記者接著問道,“你以一部小成本的影片與那些大制作競爭的底氣在哪里呢?你是否覺得《忠犬大黃》依舊能以小博大?”
這問題就差直接說道《瘋狂的石頭》的成功,讓張璞對《忠犬大黃》膨脹后底氣十足,所以定檔中秋國慶與那些大片競爭。
《瘋狂的石頭》的確將許多大片壓在了身下。
“同期上映的未必就是競爭關系。”張璞說道,“《忠犬大黃》這部影片也未曾想過與那些大片競爭?影片類型不一樣,投資不一樣,期望也不一樣。”
“那你覺得《忠犬大黃》和黃澤主演的《最佳男友》同期上映,誰勝誰負?”
一個記者接著問道,這問題就有些直接了。
“我剛說了,投資不一樣,期望也不一樣。”張璞說道,“勝負如何判定?《忠犬大黃》票房五千萬,《最佳男友》票房一億。他勝了么?”
勝了么?
似乎勝了,似乎有沒有。
《最佳男友》看似比《忠犬大黃》票房多了一倍,可《忠犬大黃》卻回本了,而《最佳男友》卻虧了幾千萬。
“張導覺得《忠犬大黃》的票房比不過《最佳男友》,甚至只有其一半?”
那記者接著問道。
“舉個例子而已。”張璞一笑,說道,“票房如何,誰說得清楚,我又不是神,若是《最佳男友》只有《忠犬大黃》的一半,那豈不是很打臉?”
估計你很愿意這樣被打臉吧?
“張導,蕭雪和黃澤都是燕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出身,你覺得他們兩人誰的演技更好?”
問題首次涉及蕭雪,但問及的卻是張璞。
蕭雪人氣并不比張璞低,但相對而言話題度卻不多,也不熱。
“呵呵!”張璞一笑,道。
眾人卻是一愣,隨即有些驚愕的看向張璞。
你這“呵呵”兩字咬字那么清晰,生怕別人聽不清么?
那些記者以為,張璞會夸一番蕭雪的演技,畢竟兩人合作過。至于黃澤的演技,肯定如他的那條微博一樣,說沒有看過黃澤演過的電影,所以無法評價其演技好壞。
這是圈內之人慣用的托詞。
可誰曾想到,張璞直接丟出“呵呵”兩字,你這是嫌黃澤被這兩字折磨得還不夠么?
“張導,你這是在嘲諷黃澤演技渣,沒法和蕭雪比么?”
一個記者追問道。
他敢保證,若是不這么追問,張璞肯定又說是媒體記者剪切搞事兒。
嗯,估計又是“呵呵”兩字把黃澤搞得十分狼狽之后再那般“解釋”。
“你們作證啊,這是他說的,不是我說的。”張璞說道。
那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