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璞又膨脹了!
一部從籌備到上映只有三個多月的小成本影片,竟然敢放到競爭慘烈的春節檔!
這不是膨脹是什么?
他以為他是誰?不過是一個成功兩部的年輕導演而已。
真把自己當國際大導演了。
圈內那些頂級大導演都不敢這么干。
張璞憑什么?
他哪兒來的自信?
憑借《瘋狂的石頭》和《忠犬大黃》的成功,張璞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他這么做,很有可能丟掉這口碑。
這不是蠢事兒是什么?
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張導,傳聞你在籌備新片,是否真是如此?”記者問及張璞,道,“是什么促使你在《忠犬大黃》還未下映就迫不及待的準備新片的呢?”
“閑不住而已。”張璞笑著說道。
閑不住的人,一部接著一部的拍,似乎也很正常。
圈內不缺乏這樣的人。
張璞生活之中,沒有什么交際應酬,也不喜歡交際應酬。
他有些“宅”。
當然,張璞也想把那個世界的好電影更多的帶到這個世界。
許家棟說張璞的生活里只有電影。
這話或許有些夸張,卻也并無不妥。
張璞的生活就是這么很枯燥。若是閑下來,難免有些無聊。
“網上說你又膨脹了,竟然想拿一部趕出來的影片,去春節檔廝殺。你對此有什么要回應的么?”記者接著問道。
“你哪個‘又’字用得很好。”張璞笑著說道,“《忠犬大黃》當初定檔中秋國慶檔期,網上就有人說我膨脹了,如今也又來。小成本的電影,憑什么就不能在好的檔期上映?多說無益,最終還得靠作品說話。”
“那張導如何保證在這么短的時間下確保影片質量?又拿什么與和春節檔上映的哪些影片競爭?”記者接著問道。
他言語之間,自然也是極其不看好張璞的。
不看好張璞這部影片的人很多,其中不乏之前想要參投的影視公司。
有些人聽聞張璞要把新片放春節檔,隨即就猶豫了起來。
他們不相信張璞這部作品還能創造奇跡。
“春節檔,能趕上自然好,趕不上也無所謂。我還是那句話,不會為了趕進度而忽略影片質量。這種本末倒置的傻事兒,我自然是不會干的。”張璞說道,“至于如何跟春節檔其他影片競爭?我為什么要跟他們競爭,我也沒想過跟他們競爭。”
“我的新片依舊是一部小成本影片,只要達到預期,那就是勝利。”張璞接著說道,“目標不同,談什么競爭?”
那記者皺了皺眉頭,張璞說的沒問題,可他卻總感覺哪兒不對。
等采訪結束,他擦猛然想起。
同檔期的影片,怎么可能沒有競爭。
此消彼漲啊!
這跟投資大小有什么關系?
有些郁悶,回想起張璞對“撈錢之作”的回應更郁悶了。
“撈錢之作,這得看對其如何定義了。”張璞被問及之時如此說道,“上映的哪部電影不希望票房高。拍電影的有幾個不是為了掙錢的?”
拍電影的確有不為掙錢的,但投資電影的肯定沒有。
張璞的采訪出來,網絡之上說張璞膨脹,說他干了件傻事兒的聲音少了許多。
時間在籌備新片之中慢慢消散。
“你怎么想到跑這兒來取景?”王博說道,“我還以為你會把拍攝地放到你老家,或者巴蜀某個城市來著呢?”
為何跑這兒取景?
自然是因為原版在這兒取的景。
這話自然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