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
《我是歌手》第一期錄制。
張璞隨許佳慧一起前往電視臺。
路上,錄制已經開始,車上的一些鏡頭,也會剪切入節目之中。
不過張璞顯然不會出現在鏡頭之中。
哪怕出現了,也不會剪切入節目之中。
雖然一起前往,不過張璞并沒有跟著去后臺,而是直接去了觀眾席。
七個歌手,七首歌。
這點時間,顯然撐不起一期節目。
所以,節目會剪許多后臺的內容進去。其中,主持人搶人,其實還是頗有幾分看點的。
主持人擔任臨時經紀人,其實多少也有電視臺捧人的味道在里面。
張璞在策劃的時候,并沒有省略,甚至還十分詳盡。
電視臺在這兒獲利了,那么東方夢工廠在其他利益上就更好談一些了。
《好聲音》第一季爆火,所以第二季賣了一個高價。
《我是歌手》雖然沒有經過市場檢驗,但利益分配上面,卻比《好聲音》第一季好上許多。
可遠遠沒有達到期待值。
當然,張璞也沒指望第一季能掙多少錢。這節目真正掙錢,估計話是要節目火了之后。
張璞來到演播廳,觀眾席上已經有幾人。
那幾人不是觀眾,而是圈內有名的音樂人。
當然,有名只是在圈內。其知名度并不高。
不過名頭卻不小。
有音樂學院的教授,有唱片公司的音樂總監,有著名的音樂制作人。
這陣容完爆原版。
他們在歌手演唱完之后,會解讀之下他們的演唱,便于一些不懂音樂的觀眾更好的理解。
好,好在哪里?
壞,自然不會剪切進節目之中。
當然,他們估計也不會點出歌手的不足。除非那歌手的失誤有些明顯。
張璞不是音樂圈的人,可在音樂圈的名氣可不小。
何況,這節目還是他策劃的。
張璞一到,那些人隨即停止了交談,紛紛和張璞打起了招呼。
不管熟不熟,認不認識,人家笑臉相迎,你不能甩人臉色。
張璞笑著與之交談,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觀眾入場了。
眾人找了個角落坐下。
入場觀眾或許注意力并不在他們身上,張璞也有意回避,那些人也并沒有認出他來。
觀眾入場不久,節目很快開始錄制。
當然,后臺錄制早已開始。
“大家好!我是歌手秦楚,也是主持人秦楚......”
主持人上臺,如原版一般乃是歌手臨時客串。
秦楚知名度極高,咖位僅次于范海,人氣也僅次于許佳慧。
他顯然是第一次主持,話語有些結巴,誰都看得出來,他的緊張不是裝出來的。
甚至連冠名品牌都給念錯了。
若是專業主持人如此表現,恐怕主持生涯直接完蛋,觀眾也會因為其不專業而厭惡。
可他只是歌手,臨時客串主持人而已。所以,觀眾會給予極大的諒解。
歌手登臺順序,抽簽決定。
當然,節目組有沒有在這上面做手腳,張璞不清楚。
不過,想要做手腳,并不是難事兒。
第一個上場的歌手是幸琪,現場許多觀眾都露出茫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