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人眼光不是那么差的人都看得出張璞是個什么樣的人。
南湖衛視之中,何宇和張璞相交,那是在張璞成名之前。
這交情自然與張璞成名之后相交完全不一樣。
如今,不管是張璞去沙城,還是何宇上燕京,只要人在,都會宴請對方。
親疏如何,一目了然。
何宇上門和張璞談,遠比南湖衛視的領導去找張璞來得更有效果。
對于趙謙的建議,南湖衛視那領導自然點頭認同了。
《我是歌手》節目繼續。
“看電視,遠沒有現場聽著效果好。”張璞說道。
為了《我是歌手》這節目,燕京衛視投入可不低。
節目所用設別,絕對都是頂尖的。
“你這不是廢話么呃?”許佳慧撇嘴說道,“同樣的歌,不同的音響放出來還不一樣呢!”
張璞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
有些歌曲現場聽極為震撼,可在電視機前大打折扣了。
當然,這跟張璞聽第二次也不無關系。
再震撼的歌曲,聽多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你是怕現場觀眾被唱哭會引發爭議么?”許佳慧繼續說道。
歌手登臺演出,自然少不了有鏡頭切換到觀眾席。
有些觀眾陶醉,有些觀眾直接被唱哭。
那表現,的確讓人感覺有些夸張。
張璞嘴角抽了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要不要告訴她,有些觀眾壓根兒就是節目組請的。
哭了的,還能加錢。
不過,張璞在現場聽過,的確效果比看電視不知道好多少。
有些或許是“演”的,有些恐怕未必。
“這個節目還會少爭議么?”張璞說道,“不過,有爭議也未必是什么壞事兒。有爭議就有話題,有話題就有關注,有關注就有收視。”
節目繼續,七個歌手盡皆表演完畢。
觀眾投票,統計數據,自然不會剪切太多內容進去。
而統計期間,對七個歌手采訪的內容卻已經在其登臺之時已經播放了。
很快,節目到了最終環節:宣布排名。
只是袁海的磨嘰,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是目瞪口呆。
破口大罵的同時,卻又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看著七個嘉賓被折磨得苦不堪言之時,更是樂不可支。
宣布一個排名,硬生生被袁海托了近半個小時,而且還植入了一下廣告。
大家等著他宣布結果之時,他話題一轉,不慌先喝口某某飲料潤潤喉嚨,偶爾還會問嘉賓要不要來一口。
這操作,可謂亮瞎了無數人的眼睛。
而這黑鍋直接被扣在了張璞的頭上。
“你就等著被罵吧!”許佳慧看向張璞,似乎有些幸災樂禍。
“罵我的人多了去了。”張璞不以為意的說道。
罵的有么?
肯定是有的。不過,他認為看得津津有味的人更多。
節目結束,網絡之上,關于這個節目的話題卻是瞬間爆發。
其熱度,難以想象。
有關于歌手的。
有關于歌手演唱歌曲的。
有關于排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