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少記者已經站在張璞的角度,根據撤僑之事各國的反應,后知后覺的進行了一番推測,然后得出結論。
若真發生這樣的事兒,各國的反應自然如事實發生的那般。
當然,這個時候進行推測,難免受到事實的影響。
逆推嘛,不就是如此么?
事情發生之后進行推測,自然讓“推測”的結果與事實相同。
與其說是推測,還不如說是分析各國為何這般反應。
張璞想過如此回答么?
自然是想過。
那為何會直接以“純屬巧合”搪塞這些媒體記者,自然有一番思量。
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掩蓋。
何況,別人如此說,那沒什么,可他這個編劇如此說,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他也不是一般的編劇,他的影響力太大了。
若是讓國外媒體一報道,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兒了。
張璞不但不會那么說,被媒體記者問及,他還得否認。
《戰狼2》的許多話題,在上映前已經炒熱,此時已經淡了許多。
首映之后,自然又會掀起了不少新的話題。
而媒體報道得最多的無疑就是這部影片的劇情涉及撤僑之事。
堪稱“神預言”。
《戰狼2》首映后,媒體以及影評人給出的影片還是極其不錯的。
當然,媒體提及最多的還是影片劇情的“神預言”。
影片為何宣傳之時沒有提及這個?
無非就是在上映之時爆出,勾起影迷的好奇。
任何人的好奇心都是有時間限制的。
這個時候爆出,無疑是恰到好處。
而且,媒體爆出這事兒,遠比張璞等人自己爆出來得更具吸引力。
“如何?”
回到家中,姜云問及姜斌。
“場面、動作等不比好萊塢那些軍事動作大片的差。”姜斌想了想,接著說道,“而且這部影片將愛國主義很完美的融合了進去。這是一部商業和主旋律兼顧的影片。”
好萊塢電影有“主旋律”么?
這個就看如何理解了。
不過,好萊塢的電影之中處處透露著美國人的價值觀。
而他們似乎也想將這種價值觀強加給全球影迷。
電影,也是一種文化輸出。
“這部影片在海外的票房怕是有限。”姜斌接著說道。
“這部影片本就只是針對國內電影市場。”姜云說道。
姜斌點了點頭。
張璞之前的影片基本上都是針對國內市場。
難怪都說《變形金剛》是張璞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部。
“這部影片真能破國內票房么?”姜斌說道。
他對這部影片的票房可沒有姜云他們那么有信心。
“所以說你學的東西還很多。”姜云笑著說道。
這影片能不能破國內的紀錄很難說,但票房肯定不會差。
姜云對此很看好。
第二天,《戰狼2》全面上映。
張璞也帶著主創演員開始四處奔走宣傳。
他對這部影片票房寄予厚望,宣傳上面也比以往積極了不少。
媒體報道,圈內許多明星也在微博之上推薦這部影片。尤其是以東方夢工廠簽約藝人,以及和張璞合作過的明星,最為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