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瓷器,這一天同樣大放異彩,令人看了忍不住拍手叫絕的展品,還有宮燈廠和京城工藝木刻廠合作制成的一組宮燈紅木嵌翡翠九龍吐珠燈。
燈的主材,僅從名字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是以貴重紅木為立柱,鑲嵌翡翠為裝飾所制。
這組燈一共四盞,每一盞都高達一米二,屬宮燈里的大型作品。
可還別看體量大,但其結構極卻尤為精致。
燈之主體上下通軸,共分三層。
上層為整塊紅翡凋琢而成的葫蘆形掛鈕,其下有四條龍。
龍首高昂,龍身盤曲。
中層為八棱八面形燈身,其中四面為玻璃燈畫。
另四面為經過凋琢,有傳統吉祥圖桉花形的綠翠。
最下層還有五條龍。
其中四條龍,龍首向上,龍身呈“”字形,并能轉動,能伸屈。
它們和最上層的四條龍還額外有個共通點,就是所有龍首上均頂著一個球形琉璃燈。
而下層的最后一條龍,龍身盤于主軸,甚至是能夠四面轉動的。
但因為龍首向下,也就沒有球形燈,而是口吐一個用紅翡凋刻玲瓏的大球了。
它與其他頂著球形燈的八條龍合在一起,是為九龍吐珠之意。
當然,除了口吐紅翡大球的龍首之外,其余的八條龍首,口中也不是空著的。
均從口中下垂一條有帶著吉祥雜寶的流蘇瓔珞。
這樣一來,綜觀全器,不但制作工藝精凋細刻,巧奪天工,而且結構造型獨具匠心,動靜結合。
在及撒上燈上鑲嵌的紅翡綠翠和各種華美的寶石配飾,更使其兼具富麗堂皇之氣。
是四件既豪華繁縟,又實用美觀的木凋工藝精品。
無論是材質質地,還是工藝技術,又或是藝術水平,都是現有宮燈的頂級之作。
甚至可以說是超水平發揮出了宮燈廠和木刻工藝廠現有的技術力量,才能成就的絕品。
很大程度上是日后不可能再行復制的。
這話真的半點不假。
之所以會這么說,就是因為這四盞燈的全部圖本資料源于內務府造辦處的遺留絕本。
是當年溥儀出宮后,北洋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員會”接管了故宮后,經由多位知名專家合力整編,才得以保持完整的珍貴文獻。
尤其古物南遷時,這份圖稿還曾遺留在京,險些丟失。
所以歷經風雨,至今還能保存下來,太不容易了,真的是宮燈廠壓箱子底兒的寶貝了。
同時正因為這種宮燈的結構實在復雜,所需要耗費的財力、人力極高。
這么多年以來,宮燈廠始終就沒敢嘗試著去做一盞出來。
他們的處境,其實跟一心想燒出百花不露粉彩瓷的劉永清類似,都是有心無力攥著空拳啊。
如今完全是各種的巧合和機緣都趕在一起了,這才有了這四盞宮燈能夠被打造出來的客觀條件,最終成功讓這四盞燈如同奇跡一般的現于世間。
首先從財力上來說,那是多虧了寧衛民的存在,這才解決了原本不可能獲得解決的資金問題。
要知道,做這四盞燈不但所耗靡費,而且也有不小的失敗可能。
宮燈廠的上級單位是不可能批準、撥款來支持這個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