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合并的集團公司由路易·威登的總經理亨利·拉卡米耶擔任集團的總經理。
而酩軒·軒尼詩過去的總經理阿蘭·舍瓦利耶則擔任新公司的經營會議議長。
或許在許多人看來,箱包和高級酒之間毫無關聯,這個合并完全缺乏邏輯,無法理解。
但是二者在“奢侈品”的共性和商品構成、財務體制等方面的互補性,使得合并可以說是兩者完美的結合。
服裝相關產業容易受到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戰爭等突發事態的極大影響。
而酒類業務卻很穩定。
正是基于兩者對建立互補互利關系的一致認識,路易·威登集團和酩軒·軒尼詩集團都心甘情愿選擇合并。
從理論上說,兩家公司的合并不但可以借助規模優勢,有效防止別人的惡意收購,而且還讓兩家原本都經營不錯的公司集中資源,實現更快的擴張。
但非常遺憾的是,合并之后,路易·威登的四代目和酩軒·軒尼詩的原總裁并未相處融洽。
不得不承認,雖然兩家企業合并的好處多多,但是如果從“公司文化”的角度出發,這兩家企業的屬性其實同樣有著太多的分歧與差異。
lv是老牌的家族企業,習慣性的帶著法國老字號的驕傲,和居高臨下的鄙視鏈。
而mh屬于職業經理人管理的企業牌。
所以無論是什么價值理念,公司經營方式,兩家企業哪哪兒都說不到一塊去。
結果導致合并之后的磨合期完全難以度過,一個集體分成兩個涇渭分明的陣營,整天就為了大事兒小事兒跟哪兒掐。
有一次,只是因為印制紀念品,lv的人把亨利·拉卡米耶的名字放在了mh的阿蘭·舍瓦利耶的名字前面,這一舉動大大激怒了對方。
于是很快,mh的阿蘭·舍瓦利耶就否決了lv想要聘請香奈兒的設計師為lv做設計的請求,以此作為還擊。
那么毫無疑問,雙方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嚴重,很快就徹底爆發了,甚至在公開產業都不加掩飾。
在一次公開發布會上lv的亨利·拉卡米耶就對記者表示,說“lvmh的合并,對于mh來講,明顯就是并購和吸收,并不是平等的品牌聯姻,而對我們lv來說,維持品牌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的言論被媒體訴諸于報端,當然讓mh的阿蘭·舍瓦利耶極其的不爽,他不但感到顏面受損,而且也開始擔心兩家企業有可能最終分道揚鑣。
于是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mh的阿蘭·舍瓦利耶決定引入聯盟者入場。
他就去找了另一個大酒廠——健力士(guinness)。
與之密謀,希望健力士能出面收購多達百分之二十的lvmh股份,然后向董事會派出健力士的人,好幫助mh牢牢掌握lvmh的控制權。
要知道,lv這邊原本有這百分之三十的股權。
mh這邊是有百分之二十四的股權。
但如果這個計劃成真,形式將會徹底逆轉,lv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優勢將徹底消失。
行好這個消息提前泄露沒等對方動手,就被亨利·拉卡米耶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