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把老爺子逼得沒轍了,也只能順了這位大小姐的意,為這事兒外頭操持忙和去。
還別說,老爺子真沒繞彎子,一打聽還真就打聽到了。
因為張士慧知道寧衛民給天壇籌備的春節廟會,用過棚匠和彩匠。
他聽老爺子說了這事兒之后,很快通過天壇公園管理處的熟人,找到了能弄這個事兒的人。
可問題是搭大棚和修戲樓又是兩碼事兒了,價錢也不一樣。
也不知道康術德是怕花錢呢,還是怕麻煩呢,反正他只肯出三千塊錢給江念蕓住的小院兒搭天棚,連自己的院子都不搭。
至于修戲樓的事兒,這老爺子更是堅決反對的。
他的道理是這純屬餿主意。
現在解放了,進入了新時代,京城早就不興辦紅事得往家叫堂會了。
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這么干不但鋪張靡費,還惹人眼。
弄不好就會被扣個封建殘余的帽子,惹來沒必要的麻煩。
而且關鍵是時間也不趕趟了。
這么大,這么好的戲樓,工藝要求很高,就是修也來不及,沒個一年半載修不成模樣。
可江念蕓當然不聽他這個啊。
這位江家的四小姐是針鋒相對,異常堅持,放了話說。
“我沒聽說過,解放就不讓唱戲了。我只是想有個動靜在家里熱鬧熱鬧,這比起在外面敲鑼打鼓可是含蓄多了。難道辦喜事,咱們關起門來自己家人樂呵樂呵還犯法?”
“我就不信,我明明白白花錢,客客氣氣相請,讓幾個人來家里演戲還犯了什么王法?”
“至于戲樓,雖然破舊,可間架結構是好的。只要真想修當其實容易,不過花點時間把結構補補,衛生搞搞。到時候也讓棚匠和彩匠給裝裱門面即可。根本花不了幾個錢,用不了三五天就能給你弄得有模有樣。”
就這樣,從五月初到五月中,康術德和江念蕓就為了這些事一直各持己見,僵持不下,那是三番兩次的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最后改變這種局面的因素,誰都沒想到,還恰恰是寧衛民和松本慶子先一步在日本舉辦的婚禮。
敢情去參加婚禮的沈存回來后,他就把自己在婚禮現場拍攝的照片給康術德和江念蕓看。
他還說兩場婚禮的現場真是排場,賓客有許多名流,婚禮全是女方籌措的,大概花的錢也海了去了。
結果這些照片和沈存的描述都讓兩個老人都看愣了。
看完之后這回好了,再沒用人相勸,康術德就主動去找江念蕓合計上了。
大概也是想辦個水平相當的場面,不好兩邊搞得差距太大,老爺子也計較顏面了。
于是很快馬家花園整個園子就都忙和上了
修樓的修樓,搭棚的搭棚,每天叮叮咚咚忙和個不停,好像成了個大工地。
羅廣亮和小陶都希望寧衛民和松本慶子也要有個思想準備,說現在馬家花園全是建材,白天全是工人,他們要是受不了,干脆就去西三環那個什么里拉住去。
不用說,聽完了這些話,寧衛民比誰都吃驚——他的婚事竟然連累老爺子破財了!
松本慶子還好說,畢竟有些事她還不大能理解。
但寧衛民卻已經足夠腦補到了豐富的信息,他是真沒想到,這幾個月馬家花園里居然還發生了這么多事。
聽著他都替老爺子這么“大出血”心疼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