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黑皮革記事本》一樣,12月初的時候,斷斷續續拍了多半年的《摘金奇緣》也終于歷盡磨難,順利殺青了。
要說霧制片廠的這第二部大制作電影那還真是燒錢。
原本寧衛民認為有了圣羅蘭公司和皮爾卡頓公司的服裝贊助。
而且電影開頭大場面的喜宴部分,就是借著自己和慶子的婚事便利,在蕓園拍攝的。
這兩個便利條件真能省下一大筆費用。
所以照他的估計這部電影拍下來差不多十五億円應該就夠了。
其余五億的預算部分起碼能替松本慶子在開支上報報銷,收入上減減稅,讓他們占點日本政府的好處,還能落下不少拍攝電影用的奢侈品。
可沒想到新加坡鬧出了糖王家族阻礙電影拍攝的事,導致報廢了許多已經拍攝的膠片,只能換地方重新拍攝。
而無論是法國,還是日本又都是高消費的地方,只要在這兩處拍電影,什么成本都高。
再加上演員的工作周期也因為這場意外被迫延期,很多鏡頭需要重拍,就免不了增加差旅、住宿和額外的報酬。
這一下可就導致制片成本巨幅增加,幾乎比預計的高達一倍。
實際上到影片殺青之后,不但制片成本超出了原本的二十億円預算,甚至還花冒了三億円。
讓這部電影實實在在成了一部制作費超兩千萬美元的大制作,堪稱制片成本的噩夢,絕對的失敗案例。
不過也得說,沒有花錢的不是,影片經過初剪后,所呈現出的效果實在是不俗。
劇情節奏一點不拖沓,灰姑娘發現自己男朋友居然是巨富的劇情也很好看,尤其是濃濃的國風審美和華人的傳統價值觀,難得的以一種未經扭曲的視角體現出來了。
雖然是浪漫喜劇風格,但輕松之余,一點都不庸俗,和港片那種丟丑賣傻的屎尿屁套路有著明顯的層次區別。
這部影片除了浪漫之外,居然拍得很文藝,其實比寧衛民印象里的《摘金奇緣》原版拍得要優秀的多。
這讓寧衛民不僅頗為驚喜,對導演大澤豐刮目相看,覺得黑澤明推薦的人選果然不一般。
除此之外,鄧麗君的歌曲更是作為配樂在影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完全實現了歌曲和影片內容完美契合。
尤其在這個時代,才剛剛誕生出mtv這個概念,初代的mtv作品還很粗糙。
就連美國的邁克爾杰克遜也只剛剛推出《戰栗》不久,他的電影《月球漫步者》還沒公映。
因此《摘金奇緣》作為一部專門為鄧麗君這個亞洲歌后量身定做的華麗無比的音樂電影,無疑從理念上就已經走在時代的前列了。
所以無論怎么看,寧衛民也不認為這部電影有票房失敗的可能,也一點也不發愁影片的實際成本賺不回來的問題。
實際上,他的態度相當積極,不但讓松本慶子跟松竹映畫盡可能要求盡量多的銀幕數量,也讓金牛宮以一百萬為基準數字準備電影原聲專輯了。
甚至還不惜血本的加大投入。
除了讓大澤豐好好剪出一部片花,準備要在tbs打廣告,同時還讓渡部滿給岡本晃增加了三億円經費,為電影作后期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