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就對哥哥和丈夫游走在政策邊緣的買賣提心吊膽了。
這個時候自然是支持江浩,巴不得兩個親人趕緊干點不用擔心法律風險的事兒。
“哥說的對,國內什么掙錢就什么扎堆兒。現在干這個的人越來越多,掌握批文的人也不像過去那樣好說話了。說白了就是拿批文的成本和風險都在增加,而利潤卻在相應減少。這行雖然還能掙錢,可越來越不好做了。我也認為你們該及時抽身,這種生意做不長久的……”
然而年京卻頗有顧慮,有點舍不得現在的日子。
“你們說的都對,可問題是,我們干這個多少還能掙到錢?要是不干這個了,我們還能干什么呢?現在我的公司每個月光開工資就要好幾千塊。還有江惠那邊的利息也得還。這都是錢啊。我可不敢再像過去那樣坐吃山空了……”
于是江浩便不失時機的拿出了早就想好的主意。
“我們可以從國庫券上搞錢嘛。我有內部消息,最遲下月,全國好幾個城市就可以上市流通國庫券了,否則國家每年國庫券任務怎么完成啊。你們都清楚,天下最難兩件事——計劃生育和推銷國庫券,那都是當任務硬壓下去的。但現在可不一樣了,只要國庫券能交易,這玩意立刻就能變成香餑餑。我都打探好了,現在的國庫券都是五六折買到手。那你們想想,這筆生意還有風險嗎?買到手里,只要弄到市場交易出去賺個差價那就是錢。干不干?”
他這一說,又是江惠先動心了。
她畢竟是金融行業的從業者,比較了解國庫券的相關政策。
立馬就隨聲附和。“還有這樣的好事?那當然可以干呀。攤派了這么久,現在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有國庫券,貨源肯定是沒問題。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等到到期兌付的,有人急需用錢就會急著把國庫券賣掉的。要真是這個價格就能買到國庫券,我們即使不能馬上賣出獲利,也沒關系。大不了就存在手里等著到期兌現。最差等兩三年也是翻倍的利潤。到時候我就能給你們兌出錢來。”
年京聽老婆這么說,也有點動了心,只是他不像江家兄妹那么看好。
“江浩,你的消息渠道我信。可是也別想的太美,你想啊,咱們現在雖然提前占點先機。可也就是一錘子的買賣。要是這事兒見報之后,那大家還不都去干了?到時候還能賺到錢嗎?那就未必了。我看咱們還是兩邊都做好了,批文不放棄,國庫券也做。那樣更保險。”
江浩其實無可無不可,就要點頭答應。
然而這次只想過安生日子江惠卻不肯妥協了,直接懟了年京。
“我哥這是多好的主意啊。哎,你這人怎么不領情呢。你難道非要在批文的生意上栽一次大跟頭才滿意嘛。我可告訴你啊,批文不許碰了,否則你別怪我收回給你的貸款。”
而她的威脅卻讓年京感覺有點下不來臺,忍不住回懟。
“那萬一國庫券要掙不到錢呢?到時候要是我不能準時還上你們信用社的貸款,你可別怪我……”
“不可能!”
可偏偏江惠還真不信這個邪,說出的道理也讓人服氣。
“你的擔心根本就是杞人憂天。國庫券不是誰想做就能做啊,資金和人手都是門檻。干這個,錢少了不值當的,錢多了,兩地跑就有安全的風險。你以為老百姓有這個膽量還是這個能力?何況這個消息國家也絕對不會大肆宣傳,見報最多就是個通訊稿的形式。否則全國人民要都知道,錢可以那么輕松地賺,誰還有心思上班?那還不一窩蜂都去買賣國庫券了……”
還別說,這江惠還真有點巾幗不讓須眉的勁兒,她的見識的確在年京之上。
實際上,還真就讓她料準了,后面發生的事情,真就像她所說的那樣絲毫不走樣的在進行著。
雖然《開放國庫券轉讓市場試點實施方案》見了報,可也就是一晃而過的事。
各大新聞媒體對此都是寥寥幾語而過,沒人敢于重點解讀。
而能夠從中看到市場機會的人也并不太多,簡直少之又少,還沒炒匯的人多呢。
當然,或許也是因為資金和人手門檻高的緣故,才沒有多少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