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陌生的面孔帶來大量增量資金,這一切都越發印證了他們心中所想。
“馮大爺,那我們給您的那些日本生肖票都賣掉了嗎?”殷悅又問了一個問題。
“賣掉了,賣掉了。上個月你給我的三百版,本來還有一百多版呢,今天是一股腦賣掉了呀。我正想讓兒子給你打個電話告訴你這個好消息呢……”
“那正好,馮大爺,我又帶來幾百版,您就幫我接著賣吧……”
結果沒想到,這天都沒等他們逛完整個郵市,還沒替寧衛民買到幾張珍稀郵票呢,殷悅剛剛交給老馮頭兒的這些日本的生肖票就又出光了,而且是還是以更高的價格出的。
怎么回事啊?
敢情這個時候,市場已經開始流傳兩個消息了。
一是說郵票廠機械故障,好多馬上要發行的郵票根本印不出來了。
二是說港城有大亨要收今年的生肖龍票,有多少收多少。
正是在這樣的消息傳播下,當天的郵票價格進一步普漲,不但好多人都開始高價搶貨,就連手里拿著郵票來擺攤的人都開始惜售了。
正所謂“風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他們早就被寧衛民提醒過,知道往往牛市的開啟,就是這么突然間的事兒。
以他們的經驗,那些在郵市上被人賣力傳播的消息他們是不信的,但郵票牛市的味道,他們卻是的的確確聞到了。
他們三個都預感到,可能很快,他們就要迎來郵市的狂歡,為寧衛民在郵市上賺到大錢了……
…………
是啊,所有的經濟運行規律,都可以比喻成如同風暴中的海洋。
有波峰,也有浪谷。
波峰,那是在高速增長過程中顯示出來的擴張的力量,巨大的熱情,試圖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壯舉。
高積累,高赤字,高貨幣發行,調動全部資源,肆無忌憚的投入而不必擔心產出,不用擔心該怎么為將來負責。
然而波峰過后,必定會迎來浪谷。
當所有的能源被耗盡之后,緊縮就替代了擴張,冷卻替代了熱情,停滯便代替了馳騁。
市場疲軟,產品積壓,資金短缺,成了買方市場。
所以波峰是賺錢的機會,而浪谷則是賺貨的良機。
實際上,就在寧衛民的“鐵三角”在郵票市場弓起腰身,繃緊肌肉,隨時準備躍起,迎來新一輪的郵市波峰之際。
他的另一個親信張士慧,也在按照他的囑咐,替他著手囤積位于價值低谷中的貨物。
1988年3月25日,張士慧帶著現款來到了糖業煙酒公司玄武區分公司,去進下個月的貨物。
不過這一次他沒直接去找負責批撥貨物的人,而是拿著手提箱,去找了這里的一把手,黃經理。
當面也不來虛的,直接就打開了皮箱,把五十萬元的現金堆在了黃經理的面前。
這還真是去年人民幣擴大了面值帶來的好處,否則要是以前,那就得用十個箱子來裝錢了。
“這次我要多進點貨。不過我只要酒,不要煙,你積壓的貨物可以優先配給我。但是你也必須得給我個好價格。”
而且說實話,張士慧此舉也真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