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道他社會朋友多,也難免有人為了一些難搞的俏貨,求他幫忙。
所以生活越來越甜,越來越受歡迎的古四兒,也就難免越來越不希罕自己的鐵飯碗了。
先開始他還是靠病假條敷衍著,到后來總是被單位詢問,最后看大概敷衍不過去了,一琢磨廠里效益也不好,索性徹底辭職下海。
雖然說他這么干,一點補償都沒撈著,也沒給自己留條后路,多年的工齡直接完蛋,很是有點魯莽,甚至可以說沒腦子。
但這也是他可愛之處。
因為每當別人說他這事辦的不妥的時候,他總是一撇嘴,“嗨,廠里也不容易,每月上百號老弱病殘就指望那點粥喝。我呀既然能夠自謀生路,就不挖社會主義墻角了。廠里對得起我,我也得對得起廠子不是?趕明兒我要真發了,我沒準兒還給廠子捐個十萬二十萬的呢。”
由此可見,古四兒如今還是和當初寧衛民剛認識他的時候一樣,在某些事兒上,有著自己執著和原則。
尤其是寧衛民出資和古四兒一起開了水族公司之后。
從此逢年過節,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端午、中秋、重陽、臘八,古四兒總不忘要去看看康術德,而且每次都得給老爺子大包小包買不少禮物。
有吃食,有穿戴,有補品,老爺子不要都不行。
這意思其實很明顯,他知道寧衛民忙,也不需要他做什么,但他不能揣著明白裝糊涂,白受寧衛民這么大的好處。
于是就沖著寧衛民和康術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這層師徒關系,他便把感激寧衛民的這份心思都用在了康術德的身上。
這也是一種講究。
所以正因為這些事情古四兒都做到位了,寧衛民都看在了眼里,別看倆人平日里也沒太多走動的機會。
但哪怕和天壇公園鬧分家了,寧衛民也沒忘了古四兒,依舊想著要給他繼續安排更好的出路。
因此除了把孫五福安排在潘家園之外,寧衛民給古四兒在潘家園市場里也同樣安排了一個店面。
現如今更因為局面大不一樣了,寧衛民還想要借助其他的資源大干一場,他一下子又想到了古四兒和孫五福。
于是7月中旬,當寧衛民來到潘家園市場來巡視市場的搭建進度時,他還想去古四兒和孫五福的店里坐坐,打算找這兩個人分別好好談一談。
應該說,潘家園的市場此時只是初創,又沒完全搭建好,正處于引流階段。
所以除了周日全天開市會熱鬧一些,平日里客流并不怎么多。
不過好在當初在天壇翟工門口開辦市場,倒是給寧衛民留下了一定的商販資源,而且還因此保留了一定“鬼市”的規矩。
像這里每天凌晨四點鐘到早上七點鐘就開市了。
不少真喜歡文玩古物的玩家,有天不亮就趕來的,圖的是能憋著俏貨。
當然,也有人到夕陽西下才正經在市場上轉悠的,為的是能撿點兒收攤前的洋落兒。
倒是每天見了大太陽的白天,這里人跡寥寥,連看貨的人都幾乎沒有。
寧衛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這空蕩蕩的場面差點把他給嚇著,大片的天棚下都是無人看管的攤子。
他還以為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兒,打算抄作業玩兒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