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四兒一樣,現在的孫五福也鳥槍換炮,今非昔比了。
他在潘家園的鋪子同樣也很正規。
一間門面,進去后是打橫的一個玻璃柜臺,三面墻是三個大博古架。
玻璃柜臺里擺著漢玉佩件、象牙雕刻、繡品軟彩、絕代古瓷等精致小件,博古架上則是鐘鼎錞爵、秦磚漢瓦、唐的三彩俑、明的宣德爐,一派的古色古香。
即使像寧衛民這樣的內行人,看著里面有幾件東西也心里含胡,有點不知真假。
恐怕必須得親自上手仔細看看,才能甄別出來。
當寧衛民進門的時候,孫五福正在用一塊綢子使勁兒擦一個小罐兒。
對于寧衛民的到來他非常吃驚,但也很熱情,也不知從哪里拽出把椅子,拉著扯著讓寧衛民坐,還直問熱不熱,渴不渴。
然后就忙著給寧衛民打扇子,外加沏茶倒水,還叫了店里五六個伙計來認人。
當面介紹寧衛民是皮爾卡頓公司的大老板,也是這個市場的老板,然后又讓這些伙計挨個叫了“寧總”。
再后就叫個人去外面買個西瓜回來。
寧衛民見他一通瞎忙乎只是笑,也知道他有點拿自己當牌面,跟手下人顯擺的意思,索性也成全他一次。
等到賣西瓜的伙計出了門,其他的伙計也散去干活去了,寧衛民和孫五福單獨坐下來,這才打趣他。
“哈哈,你小日子過得還滿不錯啊。我看你店里的伙計比古四兒都多啊,他店里才三個人,你比他多一倍啊。看來還是你的買賣更好一些了。”
然而孫五福卻說,“不不,不能這么比。我和他還不一樣,人家那是買賣真用得著啊。折騰魚,挑水,換水,看店,喂食,守夜,都用得著人手。我這可不是,這幫小子全是從我老家來的愣頭青,鄉里鄉親,人家給拜托送來的。除了力氣沒別的長處,我是沒辦法,才讓他們跟我打打雜,順便也開開眼界,學點知識。否則就連破爛兒,他們都不知道該收什么,不該收什么……”
正所謂三句話不離本行,說著說著孫五福就又把自己的主業禿嚕出來了。
只是說完了他自己有點尷尬。
或許覺得有點煞風景,或許是覺得如今寧衛民已經是個大老板了,當著寧衛民的面,再提這個行當似乎不好。
于是孫五福咳嗽了一聲,趕緊轉換話題,“哎,寧總。你來的還真是巧了,我這幾天又弄來幾件好東西,最早的,是兩千多年的東西了,就是我瞧不真,你得斷斷得了。”
說話間,就要給寧衛民去取東西掌眼,卻不成想,過去每一次都萬試萬靈的招兒這次居然不頂用了,失效了。
寧衛民不但沒答應,而且破天荒的叫住了他。
“哎,等等。五福,你坐下。我這次來不是看東西的。還就是想和你聊聊這收破爛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