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他要多花的冤枉錢可就多了。
這樣的虧,還是他從商以來從沒有吃過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其實這種由人為造成的通脹情況可以說是共和國改革開放歷史中獨樹一幟特殊的現象,也是華夏文化、社會結構、政治形態的深刻反映。
其背后透露出的實際問題,就是不能再模棱兩可,我們必須要闖價格關了!
所以這個巨大的題目具有更大迷惑性,幾乎讓全國的人都快要看不懂了,這個時候是沒有幾個能看破廬山真面目的聰明人的。
要說真有例外,恐怕也就是寧衛民這個特殊的,開了穿越外掛的人了。
所以他特別看得開,一點都不生氣,更不惱火。
他更在意的是,很快即將發生什么。
…………
“寧經理,請過目。看看這批文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伴著這聲詢問,年京把幾張總額為八十九萬余元的物資批文和調撥單,擺在了寧衛民的面前。
寧衛民仔細甄別了一下這些批文的內容,沒錯,都是他需要的物資,拿著單句就能去廠家提貨,于是很痛快的開了一張支票也推給了年京。
隨即寧衛民告別了把他送到電梯處的年京和江惠,下樓坐上羅廣亮駕駛的桑塔納汽車,又去忙乎別的事情去了。
等到寧衛民一走,年京馬上原形畢露。
大賺了一票的他激動的抱起了江惠,像初戀的時候一樣轉了一個圈兒,“老婆,大功告成!”
“哎呀,你快把我放下,頭都讓人你轉暈了。”江惠嗔怪地拍著他,直到年京把自己放下,還有點怪罪他。
“多大的人了。還沒個正形。”
跟著江惠就回了屋,去看看自己那在床上沉睡的女兒。
好在孩子覺沉,剛才外面大人的談話沒有影響到孩子的午睡。
這是她和年京的孩子,去年女兒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寧衛民結婚。
所以當時江家忙和得不行,他們無論是誰也沒去參加寧衛民的婚禮,那驚人的排場自然也就沒見著。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江惠反而覺得頗為對不起寧衛民。
別的不說,他們所謂的賀禮當初就只留在口頭上了。
然而這次寧衛民來家里談事,不但給孩子帶來了好多的東西,還給額外送了一份一千塊的大紅包,說“女兒就是千金,討個吉利”,江惠不要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