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取。可取多少合適啊?”
羅嬸兒忍不住問邊大媽,“他大媽,取多少錢夠用啊?一千夠不夠?要不兩千?”
“哎呀,這我可說不好。”邊大媽搖搖頭,“反正我家仨折子有八千多,我是打算都取出來。”
“都取出來?”羅師傅老兩口嚇了一跳。“他大媽,這么多錢都取了?你們不過日子了?還真要把商店搬家來啊?”
“瞧你們說的,就是因為要過日子,我才都取出來呢。”
邊大媽卻有自己的道理,振振有詞的說,“我這么跟你們說吧,這漲價就是因為大家聽說下月所有商品價格都要放開了。你們想啊,要讓商人們自己定價,他們還不胡定?所以眼下大伙都在買能存的東西,保值。你還別看這毛巾多,它可壞不了,還有這些毛線,擱三十年以后織出來的毛衣也是新的。是不是這個理兒?”
羅師傅老兩口再度相互看看,不知不覺真被說動了。
“對對,咱們也去銀行取錢,然后搶貨吧,要不晚了,什么都搶不著了。”
“搶什么去啊?”
“搶什么不行啊,他大媽說的對,只要是買著東西,擱著就保值。反正咱們不能看著錢毛了……”
看著羅家老兩口能有這覺悟,看到倆人都很聽勸,邊大媽也很是欣慰。
“放心吧,你們就聽我的,到時候我買什么你們買什么,跟著我買,準沒錯。啊,對了,你們還得呼下廣亮啊。他手里不但有現錢,而且還有車呢,得讓他趕緊開車回來。”
“哎喲,有這個必要嗎?他大媽,孩子最近事兒多,挺忙的。要不,咱們自己還是雇輛車弄回來行不?”
羅嬸兒這個當媽的怕耽誤孩子正經事,然而邊大媽可不在乎這個。
“還有什么事兒比漲價更重要的,要是別的也就罷了,我現在就擔心糧食,你說咱們這院兒里這么多口兒人,不得弄個上千斤的大米,上千斤的白面啊。否則,哪兒夠咱們這么些人吃啊,還就找你們家老三辦這事兒我安心……
正說著呢,打外面進來幾個人,正好聽見這些話,有人當時就插口了。
“哎呀,大媽,我看您真是糊涂了。您可真行啊,要買這么多米和面,真買來,您往哪兒擱啊,那還不滿院兒飛蟲啊。”
邊大媽一看,好嘛,原來是米家的二丫頭,米曉冉的妹妹米曉卉。
她身邊還有兩個同齡人的女孩兒,一看就知道,應該是她比較要好的同學。
這是放暑假,來家里串門的。
老太太也沒工夫跟小毛丫頭計較,趕緊就說正經事,說米嬸兒也讓她給米家帶話,要讓米師傅趕緊拿家里存折取錢去。
豈料,米曉卉卻是個有主意的。
何況她這歲數已經大了,學習也不錯,今年是應屆參加高考的學生,正在家里等錄取通知書呢。
所以聽了邊大媽交代的話,米曉卉卻不肯照做,反而說頭兩年降價的時候,米嬸兒買化纖布和肥皂就是慘痛教訓,早就該吸取教訓了。
而且現在自己家里總共也沒幾個錢了。
除了家里要供自己上大學之外,連自己那個美國人的小外甥還得花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