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又是一波連鬧帶哄的賀喜聲響了起來。
容光煥發的寧衛民被搔到了癢處,也面帶微笑再度還禮。
眼瞅著李小江似乎還有下文,剛喝下這杯酒,他又把杯子舉起來了。
終于有人感覺煩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看不出李小江是在拿大家伙做戲,給他自己賣好呢。
像一個小伙子就嚷,“哎,小江,你別光口頭上佩服人家寧總啊,也得有點實際行動對不對。咱們大陸來日本的人里,除了寧總,大概混得最好也就是你了。聽說你那一瓶生發水就能掙日本人幾十萬円。怎么樣?明年你也大方大方,慷慨解囊一次,組織大伙兒聚一次吧。我們也都念你好。”
他這話明顯把李小江給架上去了,引發了一陣哄笑。
不過李小江能在日本混得開,自然也有幾分本事。
場面上的事兒他可不怵,立刻反唇相譏。
“哎喲,趙剛,拿話擠兌我?是,我是這幾年掙了點錢,請一頓飯自然是沒什么,可我有錢,得分跟誰比。這不是還有寧總在嘛。人家就是開餐廳的,何況人家是什么樣的家業?寧總不發話,哪兒有我顯擺的地方。你呀,少來這套,用不著眼紅。你要真沒飯轍你就直說,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朋友,大不了回頭我給你送箱方便面去,再給你十幾袋榨菜,你先吃著……”
“不行啊,我在日本可是干的體力活,哪兒能老吃方便面啊。我得吃高蛋白。還是讓我跟你一樣進補吧,以后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見李小江半開玩笑就把自己的招數化解,趙剛也不好真太較真了,只能故作無恥的樣子,以玩笑來收場。
“那你還真冤枉小江了,你別以為他的日子好過。他凈在路上跑了,根本沒什么工夫吃飯。這個月都造了四十多袋方便面,十幾袋榨菜了。他還真是自己吃什么就給你什么……”
果不其然,王艷也插了一嘴,這一句話惹起屋中沸騰一片,大家都哄笑起來了。
趙剛則借坡下驢,“得嘞,小江,看來你還不如我呢,也就是個表面光啊。”
“去你的,你才驢糞蛋呢。”
旁邊劉洋則給寧衛民介紹,“這個趙剛我也認識,現在給個裝飾公司干裝修工,他在國內其實是學電子的,來日本的目的也是相關專業的深造。人不壞,就是性子太直,有什么就說什么……”
總之,老鄉就是老鄉。
盡管出國的這些人目的,手段不同,背景也不同,坐在一起說話,時不時也會沖突,也會意見不同。
但畢竟大家伙還是同病相憐的共情更多一點。
身在別國,也就只有彼此還能給對方幾分溫暖。
所以時間一長,開始吃喝起來,言語間的芥蒂很快遺忘,最后還是和睦的氣氛成了主流……
只不過,讓寧衛民有點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同胞似乎沒幾個人知道天皇要死的事兒,也沒多少人關心這件事,蓋因大家伙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些。
除了跟著他干的人,大部分的留學生還是忙著讀書和打工,根本就無暇顧及此事。
所以聊到最后,這頓飯就又變成了訴苦大會,大家都在交流在日生活的不易,以及國內那邊債務的緊迫。
尤其是女同胞們,都不可避免在打工的地方受到了日本人的性騷擾和欺負,就連安雯和張麗玲這樣的姑娘也不能避免。
這些話聽得寧衛民心里沉甸甸的。
不得不說,他了解了更多這些同胞們的真實生活后,對于和大家炫耀自己生活幸福,聊天皇惡有惡報的興趣大減。
他開始認識到自己和大家在生活處境上的差距與不同。
以至于這頓飯他吃到最后,都沒怎么說什么,反而成了一個聽眾。
聽大家在日本的不易,聽大家遭遇過的困難和不幸,看著一屋子的人喝的東倒西歪,有的仰天長嘯,有的大發牢騷。
同時也開始思考起他能否為大家做點什么,能否改善大家的處境,給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幫助來。
結果他還沒想出多少切合實際的頭緒來,第二天一個震驚所有在日留學生的流血事件就發生了。
而這個進一步促成了他不想再袖手旁觀,決心要做點什么的誘因。</p>